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守系列之——日子

(2010-02-06 12:31:34)
标签:

山坡

老人

孩子

牛群

烟雾

日子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留守系列之——日子
    (此图为网友丁杰摄,与文字无关联)

和乡政府的宣传干事小张向村子里走去,在村口碰到了这位放牛的老人,老人带着一个不大的孩子,孩子是老人的孙子,是他大儿子的血脉。老人要一只手牵孩子,还要腾出一只手来牵牛,手脚就忙乱了许多。听我们说明来意后,老人有点为难,说他的牛一晚上都没有吃到草了,其言外之意就是不想让我们到他家去。我说没有关系,我们就到坡上去摆谈。小张要到村子去办事,和小张约好碰面的时间后,我跟着老人向山坡上走去。

一路上,老人很少说话,我问一句他就答一句,一问一答中从不主动跟我多说一句话,倒是他手里牵着的孩子,一路上都显得很活跃,话也特别多,嚷嚷着要老人帮他做这做那,老人这个时候就要哄着孩子,就很难顾上走在旁边的我。每每这个时候,我只好也停下溜到嘴边的问题,帮着老人一起哄着他的孩子。孩子不听话,老人手上牵着的牛也不是很安分,它常常趁老人不注意,把头伸往路边去叼一口青草,或者去拐一口庄稼,美美地有滋有味地嚼着。老人时不时地不得不扯紧手中拉着的缰绳,把牛从庄稼地边拉回来。一只紧跟着我们的小白狗,开始还走在我们的后面,走着走着它就独自跑开了,或者到路边的山坡上去惊飞一群小鸟,或者蹿到庄稼地里去惊醒几只蚂蚱,或者就跑得无影无踪,过一会后又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围着老人和孩子殷勤地摇着尾巴,直到不耐烦的老人在它屁股后轻轻地踹一脚,才又摇着尾巴屁颠屁颠地向前跑去。

山路在我们的脚步下就拉长了,老人所说的放牛的山坡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路却总像走不完似的,走了好久都还没有赶到坡上。阳光在我们的身后追赶着,追赶得我的额头上都爬满了汗水。汗水和闷热让我没来由地烦躁起来,看得出,老人也很烦躁,他牵着的孩子再一次嚷嚷着要老人做这做那时,老人就发起了脾气,说你不好好走路,再这么瞎胡闹,我就把你扔在这里,让山上的野猫来把你叼走。牛再一次把头伸到旁边去叼田里的庄稼,老人不光是扯紧手上的绳子,在扯绳子的同时还顺便用多出一截的绳子在牛身上猛抽起来,一边抽还一边大骂着这片山上能够找得出的所有骂人的粗话。

这就是一天的日子,老人和孩子每天都必须要过的日子。日子在周而复始中囤积着老人的生活,也囤积着老人的无奈,孩子从两岁多点就一直跟着老人,一直跟到四岁多了都还在过这种日子。老人在骂完孩子骂完牛后,好象气也顺了许多,于是老人就和我谈起了自己的儿子儿媳,老人当着我的面数落着儿子儿媳的诸多不是,也不管我是不是愿意听,老人把一肚子怨言一股脑地向我渲染着,渲染着他心中的诸多不快和疲累。

我们终于走到了老人放牛的山坡,山坡上的草在阳光下已经舒直了身子,鲜鲜嫩嫩地张扬和蓬松着,就等着赶来的牛们的亲吻和采摘了。老人解下手上牵着的缰绳后,牛就撒欢着向远处青草茂盛的地方走去,然后融入先到的牛群中,开始分享山坡上鲜草的美味。放开牛放开孩子,老人从背上把烟杆扯出来,装上烟美美地吸了一大口,一边抽烟一边带着我向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走去,寻着一颗石头坐了下来。孩子也跟着坐到了我们的旁边,也许是走累了缘故,孩子现在已经不说话,头靠在老人的腿上,一个接一个地打着哈欠,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模样。我问老人为什么还不把孩子送去学校?老人说年龄小老师不愿意收。我把同情的目光投向了老人身边的孩子,孩子蜷缩在老人的身边,一边心不在焉地听着我们谈话,一边用散淡的目光仰视着老人的脸,老人的脸被从嘴里吐出的烟雾浓浓地笼罩着,此刻看上去显得十分滑稽和朦胧。

老人告诉我,大儿子和儿媳都在广东(打工),小儿子大学毕业后分在省城(上班),前年刚结婚,媳妇生孩子后老伴就到省城帮带孩子去了。老人一个人在家不光要帮大儿子管家,管他们留下的牛马,还要管他们的儿子。我问老人他儿子在广东是不是很找钱?老人没好气地说找哪样钱?去了好几年,钱也不见在哪里。话虽然是这样说,但看得出老人对自己儿子在广东的待遇还是很满意,老人说儿子每个月按时给他寄五百元钱,作为孩子的花销和老人的零花。老人很不满意的是儿子们不经常回家,他说有时连过年都不回。老人告诉我,这个孩子来到他身边都快四年了,四年中孩子的爸爸妈妈只来看过两回。

儿女的话题似乎勾起了老人的谈资,他把自己的儿女从话题里掏出来,用批评的语气数落着他们的许多不是,数落着他们抛家弃子外出打工谋生的件件趣事。一声声一句一句,听着仿佛都是在说儿女们的坏话,说他们的种种不孝,但其实却是在不经意间把儿女们的好处一点一点地抖擞出来。在老人的诉说中,傍着老人的孩子却枕着老人的大腿睡着了。阳光从树梢间洒下来,几缕光线洒落在孩子睡梦中的脸上,洒在孩子的嘴角扯出的甜甜笑餍上。

一个无奈而又真实的日子从老人的嘴里牵出来,牵成一份牵挂,牵成一份责任。在老人的语言声中,日子就被老人分开来过了。白天老人很繁忙也很充实,老人牵着孩子的手走在石板铺成的山道上,老人顾前顾后地一直忙个不停,老人带着孩子去放牛,老人带着孩子去要猪菜,老人带着孩子去侍弄田里的庄稼。老人用劳作把自己一天的日子都塞得满满的,这时候的老人什么都不想,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只有到了夜晚,到了孩子去睡觉后,一直陪伴着老人的白狗也去门角打盹了,老人的身边没一个人时,才会胡思乱想起来,才会感到日子的孤独。

留守系列之——日子

我无法穿透到老人的内心去窥探老人的真实想法,从我和老人坐着的石头上看过去,我看到了一群牛,那群牛在山坡上悠闲地吃着草,几只牛犊撒着欢在山坡上的牛群中窜来窜去,几只小鸟在牛群中飞来飞去,时不时地落在某只牛的背上,在牛扬起尾巴时它们又才高高飞起来。这种和谐而又平静的生活场面与老人的叙说却分明存在着某种质的距离,我努力想把这种距离从记忆中拉出来,然后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拉近,当我脱离记忆时,这种距离却越来越拉大和遥远。

我想象着老人的家曾经一定是一个很热闹的家庭,在这个家里,老人白天干活累了的时候,回到家有儿女的问候,有孙子帮捶脚,有老伴在饭桌上帮他倒酒添饭,服侍他喝得半醉不醉后再舀来热水给他洗脸洗脚,然后服侍他像神仙一样走进睡梦中。然而现实中老人什么都没有享受到,就连从未做家务的他在老伴走后,还得从头学做家务,还要一点一点地从头来梳理以前他从未梳理过的生活。

一天忙到黑的老人总有着做不完的事情,在做不完的事情中老人好象感觉不到累,感觉不到累的老人在白天不会累也不敢累,老人的累都跑到黑夜里去了。夕阳下山后老人就开始累了,老人把牛赶进圈,喂好猪,给孩子和自己做好饭,老人就不想吃饭了。老人觉得自己的胃越来越小,越来越不想吃东西,身子也越来越累,越来越不想吃饭只想赶快躺到床上去好好睡一觉。但老人却不敢睡,老人总是先让孩子吃好饭,给孩子清洗让孩子上床去睡以后老人才能够想瞌睡的事情,而这个时候老人却睡不着了。每顿饭还没有吃完,孩子就先睡着了,孩子通常都是吃着吃着就歪睡在饭桌上,每每这个时候老人就会把孩子摇醒过来,在他不耐烦的哭声中把他还没有吃完的饭继续灌进他的口中,然后才为他洗脸洗脚,把他搬到床上盖上被子,老人才继续来吃饭,而这时饭菜都已经变凉了,老人只是喝了一小杯酒,然后把凉了的饭菜归拢,放到第二天早上起来重热,爷孙俩吃好后才上坡干活。老人每顿都好喝两口小酒,自从小孙子离开他的父母来到老人的身边后,老人就改掉了这个习惯,把原来每顿必喝改成了只有到晚上才喝一小杯。老人中午不再喝酒,中午喝酒后老人都有眯一觉的习惯,老人怕自己中午喝酒后睡觉没有人来照看孩子。

在向我诉说时老人一杆接一杆地抽烟,睡醒了的孩子腻在老人的身边,捕捉着老人吐出来的烟雾。尽管那些烟雾他一次也没捉住过,但是他却把这当成了他此刻乐此不疲的一种游戏。

老人的烟瘾特别大,在我们相处的一个多小时里,他的烟一直没有间断过,他吐出的烟雾总是飘荡着一股辛辣,袅袅地笼罩在他的四周,聚拢,飘散,然后又聚拢,又飘散。因为受不了这股烟味,我总是咳嗽,听到我不断地咳嗽,老人抱歉地问我是不是不习惯他抽烟?我违心地说习惯,于是老人从嘴里吐出的烟雾就一直没有停过。老人说他不抽烟就觉得身上难受,一抽烟精神就来了,身上就什么病也没有了。

留守系列之——日子

老人说孙子刚来跟他的时候,天天哭闹,怎么哄也哄不住。后来他就烦了,就在一边抽烟看他哭,哭着哭着孙子就不哭了,挨到老人的身边一边看老人抽烟,一边追逐着从老人嘴里吐出来的烟雾顽耍。从那以后,只要看到老人抽烟,孩子就会一次次地追逐从老人嘴里吐出来的浓浓烟雾顽耍。老人把孩子的这个游戏称为“捉梦”,如果老人抽烟时孩子不在身边,他就会把孩子叫过来“捉梦”,老人对孩子说哪一天他捉住了梦,哪一天他爸爸妈妈就会回来了。

此刻孩子又在老人的身边跑前跑后地“捉梦”,捉着捉着孩子不跑了,孩子好奇地盯着老人的额头看了一会,然后像发现新大陆似地用手去抚摸,说爷爷的额头有一条沟,梦都跑到沟里去了,害他怎么捉也捉不到。孩子说完时老人就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摸到了一条深深的皱纹,并从皱纹里掏出了一些污渍。老人于是用手爱怜地抚摸着孩子的头,说爷爷老了,爷爷的脸上长沟了,沟里先是装着你爸的梦,然后是你叔叔的梦,现在又装上了你的梦,梦多了爷爷也就老了,等你爸你妈他们的这里也装着你的梦时,爷爷也就做不动了,那个时候你也能捉住你想捉的梦了。

听着老人的话,看着老人的表情,看着孩子的虔诚,我几乎有了想哭的感觉。空旷的大山上,一棵树荫护着我和一位老人、一个孩子坐在一块石头上,距我们不远的地方游走着一群牛,牛群无忧无虑地吃着草,老人则抽着烟,把生活从烟里吐出来,孩子追逐着老人吐出的烟雾,一点一点地感受辛辣的生活滋味。我很想了解他们的生活,而我却一次次地害怕惊扰和走进他们的生活,对于他们未来的日子,我更是不敢打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