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孟学祥
孟学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68
  • 关注人气:4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景物之——植物

(2009-03-10 09:30:07)
标签:

根须

芭茅

泥土

果实

喀斯特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故乡景物之——植物

生长在故乡土地上的植物应该是天底下最有顽强生命力的植物了。生存的生命力是从石头缝中迸发出来的,赢弱的生命线在满是石头的土地上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裸露而冗长的根须细如血管般紧紧地粘在石头上,一遇石缝就深深地扎下去,紧紧地抓住生存的希望。

故乡景物之——植物

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任何一株植物,其生长的历程都是一部厚重的发展史,都值得用文字来大书特书,但是当我回过头来寻找它们的时候,却发现许多植物都已经不见了,在石头的挤压和人为的破坏中已经永远地从这片土地上消失了,如今剩下的就只有那种砍不死、烧不死和挖不死的生命力极强的一些小灌木和一些草本植物,而在这里,红刺果就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灌木丛生植物。

红刺果是一种长不高的树种,最高的树干只达到 两米左右,属根生树种,无论怎样砍伐只要留根在第二年它还会顽强地长出来。红刺果全身长刺,春天开白花,秋天结出鲜红的果实,红刺果就是因果实鲜红而得名的。红刺果树的生命力特强,一小把泥土就能够养活一大蓬。为了寻找泥土来种庄稼,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在同植物们争夺泥土的战争中把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很多植物的生命都铲除掉了,但唯一的是没能够铲除掉红刺果。红刺果的根不大,但根须很发达、很细长,任何一条根须只要一粘上泥土就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也许这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一直都在挖而又没有把红刺果挖灭绝的原因。红刺果是秋冬落叶植物,在秋天果实成熟的季节,树上只见果实而不见树叶,这时的红刺果树看上去就特别很旺盛和特别显眼,那一溜溜红红的身影仿佛就是喀斯特土地上散发的生命热能。红刺果的果实同它们的根须一样,也有着相当强的生命力,有人说红刺果的果实不是结在树枝上而是连在树枝上,因为这种果实一旦从树枝上长出来后就很不容易脱落,哪怕就是熟透了风也不能够把它们从树枝上吹落下来,如果没有人采摘或是鸟儿来啄食,那些果实就会一直缀在树枝上直到第二年新的果实长出来后,才枯萎下去并从树枝上脱落下地。正因为红刺果有这样顽强的生命力,所以生活在这片喀斯特土地上的农人们在他们称为“地”的石缝中种庄稼的时候,就在石缝的边上栽几蓬红刺果,长大后红刺果就成了一道坚固的天然篱笆,这样那些牲畜就很难吃到篱笆内的庄稼。

故乡景物之——植物

我是吃着红刺果的果实长大的,在那种缺吃少穿的年代,红刺果几乎成了我们的衣食父母,每年红刺果成熟的时候,我们都会把红刺果采回家晒干后用石磨磨碎,掺在玉米面中煮来当饭吃,填充饥饿的肚腹。用红刺果掺玉米面煮出来的饭特难吃,有一股涩涩的味道,下咽十分困难。红刺果也可以生吃,生吃的味道比掺在玉米面中煮吃要好得多,酸甜酸甜的,但那东西不能吃得太多,吃多了拉不出屎。一九六一年,我大姐十二岁时就是因吃红刺果太多,拉不出屎而被活活胀死,她死的时候我都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除了红刺果,这片土地上最常见的植物还有芭茅草,芭茅草是这片土地上最有生命力的草本植物,也是一种蓬生植物,也有很发达的根须,一根小小的根须植进泥土里面,要不到一年就能够长出一蓬茂盛的草出来。芭茅草是喀斯特土地上牲畜们的主要食粮,所以很少被挖掉,正因为如此,所以直到今天,这片土地上的芭茅草还依然随处可见。

故乡景物之——植物

喀斯特土地上植物的命运是在同人类的竞争中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它们成了这片土地上人类社会前进和发展的牺牲品,而最终的根源是泥土太少,泥土要养活人类就不能再养活它们,也许这就是它们的悲哀,也是喀斯特土地的悲哀和人类的悲哀,如果这些植物不是生长在喀斯特土地上,不是遇到这么一群饥饿的人,那么它们一定会长得很茁壮很旺盛,一定会长成一片植物王国的世界。在我所生活的这片喀斯特土地上,就有这样一片世界,它就是被人们称为“地球上的绿宝石”的荔波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区。

故乡景物之——植物

荔波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区是我所生活的这片喀斯特土地上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区,这里所有的植物都是从石头上长出来的,有的是长在石头上那层薄薄的苔衣上,有的就干脆长在光光的石头上,裸露的根紧紧地抓住石头,与石头溶为一体,让发达的根须沿着石头的缝隙艰难地向前延伸,有的伸进水里,有的则扎进石头下那一点点可怜的泥土中,汲取养分来供应躯干慢慢地生长。在荔波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区,以树为主体构成的生命群体占据了八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八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树与石头、树与水、树与动物组合的生命图腾保留住了喀斯特土地上的最后一片美丽。而这里一直没有被人类所开发,是因为这里山大沟深,不适于人类居家生存,才使这里的树保住了它们的“家”。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区的生命奇迹是缘于这一片土地,八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无论是深沟、峡谷还是高山,不管是“野猪林”、“漏斗林”、还是“水上森林”,其树林下生命生存的基础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头磊成的,以至于到过这片土地上的人都说这里的生命是石头的生命,是世间少有和罕见的生命。树是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区的生命一绝,那些长在石头上的树,每一棵都有着一部厚重的历史,据专家介绍,这里三米以上高的树都要长上百年,而那些几十米高的树都有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这里的树,最发达的是根,每一棵树的根都裸露在石头上,虬须盘绕,纵横交错,分不清彼此地向石头下延伸,有的甚至于扎破石头让石头裂出缝隙把生存的力量植进大石的心脏中。而那些长在水边悬崖上的树,根须则更加发达,有些树的树干高不到五米,而根却长三十到四十米,从高高的悬崖上一直裸露着延伸到山脚下的河水中,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那种壮观的生命穿透力在别的地方是很难见得到的。

故乡景物之——植物

从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区走出来,走向山那边被称之为故乡的家,我再一次陷入了千疮百孔的荒凉气氛中,树毕竟离这片土地太遥远了,无法荫护到我脚下的泥土让它们不被流失。而泥土流失的土地上,被称为植物的庄稼就变成了一种病态的生命,长不出令人欣慰的原色出来。对树的崇拜、对树的渴望一直是我的故乡人的心中寄托,在我的故乡,一直流传着种“保树”的习俗:即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为孩子种一棵树,这棵树就是这个孩子生长的见证,是孩子生下地后所认的“保爷”,它将保佑孩子一生平安,同时也与刚出生的孩子一道成长壮大,做孩子成长的见证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