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景物之——火石坡

(2009-02-27 07:27:50)
标签:

火镰

村子

蛇窝

火石坡

风沙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故乡景物之——火石坡

风从野外刮过来,在村子里旋起一阵尘沙,吹得人的眼睛好久都睁不开。我感到很纳闷,这沙是从什么地方刮过来的呢?家里人告诉我,风沙是从火石坡吹过来的。

火石坡是一个方圆 四公里左右的大坡,由八个山岭组合而成,因其山上的石头泛着微红的颜色,而且比较坚硬,与石头或铁器碰撞能发出火花而得名。在没有打火机而火柴又很缺的年代,村人们常用火石坡的石头制成火石来取火。以前我父亲抽烟的烟杆上常挂着一把火镰,火镰下方挂着一个装着火石和火草(一种专门的草,晾干后易着火)的布袋,要吸烟时,取一小点火草压在火石上,然后用火镰敲击火石发出火星,引燃火草,将燃着的火草凑在烟斗上,就可以将烟点燃了。

火石坡距村子不到两公里,在四周大山的衬托和包围下,它看上去一点都不起眼,就像几个隆起的大石堆,绵延横亘在两条洼地的中间。其实火石坡是一个很大的山坡,但因为它并不像旁边的那些山一样尖顶耸立,看起来它就比别的高坡要矮小得多。火石坡上与别的山坡不同的是山上没有大树,但却遍长着密密的矮树丛。也许是由于土层薄的缘故,很多树在火石坡上都长不高,有的树已经在火石坡上长了十多年,看上去都还没有别的山坡上刚长出来两年都不到的小树高,特别是那些松树和柏树,一丛丛枝繁叶茂,形态各异,仿如一个个美丽的盆景。有一些外地人在见到了火石坡的这种奇景后就想把这些树挖去做盆景,但是离开了火石坡后,那些被挖去的树大多就会干枯死亡,也有一些存活下来的,却不再像在火石坡那样小巧玲珑,而是一天一个样地猛长起来,长得高大,长得不再让人喜爱。村子里的人常骄傲地说,火石坡的美景是专门给村子里的人看的,而不是给外人看的。火石坡上除了一丛丛美丽的小树外,草也长得特别茂盛,小树、小草覆盖在火石坡那些泛红的石头上,连着一层薄薄的泥土,将很多石头覆盖起来。泥土下的石头,开始并不是红色的,只有在失去泥土的覆盖,裸露在太阳下以后石头才会变成淡红色。火石坡上盛长着一种细小尖长,叶片泛白,被当地人称为白草的野草,这种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在生长着的草牛特别喜欢吃,牛在吃这种草时不管老嫩都是一口吞下。儿时我们放牛除了冬天放火烧山的时间外,基本上都是把牛放到火石坡,牛只要一到火石坡上,用不着看守,它们都不会轻易走出火石坡。

火石坡的矮树丛里经常有着兔子之类的小动物出没,放牛在坡上时常看到它们的身影。还有一些狐狸(我们当地人称为野狗)也经常在草丛中出没,狐狸虽很怕人但却不怕牛,有时我们看到它们就出没在牛群的旁边,但只要人的身影一出现,它们就早早地跑开了。儿时在火石坡放牛时,我们常常结伴去追兔子,但十有八九都是空手而归。兔子很灵敏,就连我们家养的狗都很难逮到它们。除了狐狸、兔子,火石坡上最多的动物就是蛇类了,在火石坡两个山峰之间一个叫蛇窝的地方,一块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洼地仿佛就是蛇族的家园,一到春夏季节,大大小小的蛇就经常在那里出没,看上去很怕人。放牛时我们都尽量远离那个地方,找草吃的牛也很少到那里去。

故乡景物之——火石坡

火石坡上的石头虽然很坚硬,但却极易风化,在火石坡放牛时,我们就常看到那些没有被土层覆盖的石头表面上浮着一层细细的粉红色的细沙,手摸上去很软和而又不会粘手。我们在放牛时常会把这些细沙收集起来,带回家用来炒瓜子或葵花籽吃。在炒瓜子或葵花籽时,把这些沙掺进去,炒出来的瓜子或葵花籽既香脆而又不会很过火,且还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味,这种味道用别的沙子掺着炒是不会闻得到的。火石坡上的石头虽然极易风化,但风化的地方并不是很多,多数石头都被薄薄的泥土覆盖着,泥土上面又长着很茂盛的草,即使有一些石头被风化了风沙也刮不起来。

为了亲眼目睹火石坡的风沙是怎样刮起来的,我在侄子的陪同下往火石坡走去,一路上只见粉红色的沙粒被风扬撒得到处都是,路上、路边的石头上、路边的小树上、草丛等我们所经过和看到的地方,看上去都变成了粉红的一片,特别是我们走过的路上,粉红色的沙粒已经铺了厚厚的一层,脚踩上去就会扬起一股灰尘,然后地上就会留下一个大大的脚印,越迫近火石坡,地上所屯积的灰尘就越厚。翻过小山坳,我突然被目力所捕捉到的景象惊呆了:这还是火石坡吗?这和城市郊区上那些大大小小的采石场有什么区别?火石坡的千疮百孔更是我无法想象得到的,火石坡已经被挖去了一大半,有四个山头已经被挖掉了,山上的小树不见了,那些牛喜欢吃的白草不见了,狐狸、兔子的身影更是看不到了,蛇窝所在位置的石头也被挖出来搬走了,那些让人害怕的蛇也难逃丧家失地的厄运。现在的火石坡,就像一个被剥了皮、开膛破肚后被曝晒在阳光下的一具死尸,不光丑陋难看,而且还让人心寒。

通过侄儿的口我了解到火石坡的石头原来是一种含量很丰富的硅铁矿。自从发现火石坡的石头是矿石以来,火石坡就一直没有得到宁静,开始只是村民们零星地开采,用自家的马车或是雇农用车把矿石拉到二十六公里外的镇上去,卖给一个招商引资来的硅铁厂,换取点盐巴钱和零用钱。那时候,村民们谁也没有把开矿当成一个主业,所以投入并不是很大,很多开采都是原始和落后的开采方式,这种开采方式破坏性不是很大,挖了三年多将近四年,也仅只是挖去火石坡的一个小角。没想到从前年开始,一个外地来的老板以十万元的价格向村里买断了火石坡的采矿权,于是将铲车、大汽车等很多现代化的采矿工具开进了火石坡,两年多一点还不到三年,火石坡就已经被挖去了一大半。

村子里很多人都在这个矿上干活,帮老板挖矿,干一天可以拿到二十至三十元钱。有很多人家都是全家人在这里打工,男人开矿,妇女、老人和孩子就拣矿敲矿,干一天就能领到一天的工钱,很实惠,特别是农闲时,到矿上来干活的人很多。现在是春节期间,采矿工地上除了两个帮老板守机器的村里人外,工人们都回家过春节还没有来上班。我跟随守矿山的人向他们所在的工棚走去,一路上我们留下的脚印清晰可见。以前我一直以为火石坡很矮小,但是今天当我站到已经被削去了一半的岩壁下时,才感觉到火石坡其实也很高大,高大得我现在都无法仰视到它的山顶。我问守矿山的人火石坡的矿还能够挖几年,守矿的人说最多三年,也就是说,三年以后,火石坡就会从人们的视线里彻底地消失了,到那时,它所留下的就只有一个地名,几十年上百年以后,这个地名也会被后人遗忘掉,后人更不会知道这里曾经也是一个大坡。

村子里风沙依旧,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结了一层细细的沙粒,大家都懒得去清理。春节前我叫侄儿去把屋顶上的沙打扫一下,他说打扫了还会再飘来,扫也扫不完,何必花那点工夫,有时间去矿上做一天活路,还可以挣二三十元零用钱。沙继续在村子里飘着,风大的时候,打在人的脸上很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