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孩子等在村口(《河南日报》2009年1月20日)

标签:
汽车村口河南日报月亮山 |
分类: 已发表的作品 |
□孟学祥
我们作协的几个同志到月亮山去采风,春节已近,十天的采风活动也结束了。就在我们收拾行装,打算第二天走出月亮山,回家去和父母妻儿团聚准备过一个祥和欢乐的春节时,当天晚上却下起了大雪,所有出山的路全被大雪封住了。我们只好在村子中住下来,等待雪化的日子。
在翘首以盼的日子中,我结识了那群孩子,他们大多在乡里的中学读书,学校放假后才回到月亮山中的家。已经离过春节的时间不远了,可是家中等待他们的还是只有爷爷奶奶,他们的父母在外打工还没有回来。于是他们就三五成群地聚到村口的公路边,翘首迎送那些从村口经过的车辆,希望能看到他们的父母从车上走下来。
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的孩子,想到他这些年来所得到的呵护和他所走过的成长经历,摸索着这些经历,我才慢慢地悟透了站在这里守望的孩子们的内心。对于每一个处在童年的孩子来说,远离父母独自度过孤独的岁月,用稚嫩的肩膀默默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其实是一种痛苦。
我的孩子在与这些孩子一般大的时候还什么都不会,就连自己身上穿的衣服都还要他的母亲来清洗,而这些孩子已经什么都会做了,他们不光自己做饭吃,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扫家中的卫生,甚至还要照顾家中的牛、猪、鸡等牲畜,其身心都是相当疲惫的。引导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但是没有父母的引导这些孩子却也这么能干,在人格的张力上远远地超越了童年的禁锢,他们是那样的出色,哪怕就是在受了委屈短暂的哭泣之后,他们依然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雪已经把公路都覆盖了,但孩子们还是在天一亮就来到公路边,开始只是一两个,后来几乎村子里的孩子都来了,他们问我这么大的雪天车子会不会来,我说雪一停车子就会来了,他们问我哪一天雪会停,我对他们说明天,明天雪就会停。听了我的话后,一些孩子离开了公路边,他们说等明天雪停了再来,而有一些孩子还是没有走,他们迎着风雪站在雪地里,脸和手都被冻得通红,而望着远处的目光却是那样的坚决和热切。看着孩子们那执著的神情,我的心一阵阵缩紧抽搐,从他们的眼里,我看到了一种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们眼里所没有看到的期盼,刚毅、坚强、无助而又执著。
我惶惶地走出了孩子们的视线,我是被迫逃走的,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孩子们深陷在雪地里的双脚。
是的,孩子们有他们守望的理由,而站在他们身边的我又有什么理由呢?才离家那么几天,我就变得心浮气躁。而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离家在外,难道就不想他们的孩子吗?没有谁给我这个答案。而孩子们更不会在乎父母是不是会想他们,这种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早已经习惯,或者说是麻木了。但是对于这种守望他们却很执著,因为他们知道要过年了路再远父母都会回家来的,但是没有想到这一场雪会来得这么快,比他们的父母还快,他们更没有仔细去想这一场雪或许会让他们的守望落空。他们没有想这么多,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守望就抱有了很大的信心,也不会因一场意外的大雪而放弃。
好在不久后雪就停了,雪化后第一辆进山来的车子是当地政府派来接我们的。车子开进山里时,孩子们跟在我们的身后向车子跟前拥去,当看到车门打开,车上除了驾驶员之外没有走出第二个人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眼里的失望。
从那以后,我的大脑中就一直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寒风呼呼地刮着,一群孩子站在雪地里等着他们出远门的父母返家与他们团圆,虽然寒冷一直都击打在他们幼小的身躯上,但他们的目光却是那样的坚定执著,将内心的渴望变得很具体,很清晰。我虽然也曾陪同他们一起守望过,但雪却模糊了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