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能识透夜郎都

(2008-12-13 10:50:12)
标签:

夜郎文化

夜郎古国

历史

竹王城

杂谈

分类: 已发表的作品

谁能识透夜郎都

在贵州,有夜郎文化传说的地方,都能寻到传说中夜郎古都的遗址,在任何一个夜郎古都的遗址上,都能了解到夜郎古国历史的兴衰故事,透过这些故事,所有关注夜郎文化发展的人,都能够感受得到在贵州的每一片土地上,夜郎文化无处不在,夜郎历史无处不在。当我踏进“竹王城”,踏进这个位于福泉市凤山镇羊老驿的村庄时,历史的厚重就浓浓地袭卷了我的视觉:群山环抱的一个小山坡上,幢幢青瓦木屋依稀地镶嵌在丛丛翠竹林中,袅袅的炊烟飘散在竹丛的上空,氤氲成朦胧的雾霭,笼罩着历史的古旧,仿佛就是为了让后人猜不透,看不透也悟不透。“羊老古城”那一壁古老的城墙上,斑驳的城门洞依旧威严地审视着每一位穿城而过的身影。从城门洞延伸出来的古驿道,依稀还可窥见青石板上泛起岁月磨蚀后留下的光泽,青石路的一路蜿蜒,无论是上还是下,无论是由东往西还是由西往东,恍若中似乎都还能够聆听到历史疾越的马蹄声。

谁能识透夜郎都

这就是竹王城吗?这就是古夜郎国的皇都吗?然而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这里已经面目全非,残墙断壁的城门、3000余米长的古城墙墙基、五进门布局的王宫遗址、竹王当年休闲赏花的后花园等曾书写历史故事的地方,都已经被现代文明的脚步碾碎。只有明建文皇帝为躲避朝乱,南逃云游到此悲情留书在石峰上的 “天削芙蓉”那四个大字还一直在诉说历史的沧桑和凝重。面对这些残存的历史,站在沉寂了2000多年的古城堡遗址上,我的心灵立刻感受到了来自远古历史余韵的强烈震撼。

追溯竹王城的历史,走进《史记·西南夷列传》,可以看到“西南夷君长以计数,夜郎最大。”由此可得出夜郎古国延伸的就不仅仅只是竹王城这一小段残破的历史了。然而因为滇王的一句“汉孰与我大”和“夜郎王亦然”,强加在夜郎王头上的“夜郎自大”成语,就变成了历史的千古笑谈。也许正因为如此,2000多年的历史才更值得让人探寻。然而夜郎古国竟又像一团迷蒙的水雾,在历史的长河中蒸发无痕,只留下一些传说不像传说、历史不像历史的记载,让人费解。如历史对竹王城的记载,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段虚无飘渺的传说。《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一女子浣于遁水之滨,忽有巨竹三节漂临,闻之,内有儿啼声,破竹得一男婴,归而养之。此男长大有才武,自立为夜郎王,以竹为姓,后建都竹王城。也许对于竹王城的历史和“夜郎侯”竹王的来历,历史的记载也是从当地百姓一代又一代的口碑传承中得来的吧,这些传承透出了当时人们对竹王的尊敬和对竹王城的怀念,这一点,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的记载中,并没有因为臆造了一个“夜郎自大”而贬低古夜郎国的历史地位来看就可以得到佐证。从夜郎国到夜郎县,竹王城的兴衰无从考证,只知道公元111年,汉武帝第二次派唐蒙平南夷,开牂牁,以吴霸为太守。夜郎王迎降,获赐金印,然其降而不顺,后被诛。“夷僚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立后。牂牁太守吴霸奏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今天我们除了能从有记载的历史中探寻到“竹王城”是汉代夜郎县的县城外,就知之甚少了,而竹王城究竟是被诛的夜郎王所建,还是被其封侯的后代所建?因无史料记载,亦无相应的文物可考,专家学者的意见也很难得到统一。

在我看来,竹王城即便不是夜郎的都城也一定与夜郎有关,这一点无疑是肯定的,因为这里传承了某种神奇的夜郎文化。在竹王城内行走的时候,居住在竹王城内的一位姓彭的老人带我们到城东面的茶子山、沙角寨、新寨坡等处,去看那些地方发现的石棺墓,这些石棺墓不下400座,这众多石棺古墓的存在,足以证明了当年竹王城的显赫和辉煌。在竹王城,我们看到了当地群众收藏的一个青铜臂圈和一把青铜宝剑,还听到了这样的一首民谣:“羊老鸡场,石板盖房,婆娘烤酒,老爹熬糖”,由此我可以认定,曾经的竹王城即使不是一座政治之都,也是一座军事之都和商业之都,也一定有着繁荣昌盛的景象。

站在“饿马摇铃羊打鼓”这个让人产生无尽遐想的小山上,整座竹王城遗址尽收眼底,规划有序、布局精巧的建筑,既气势恢宏又奥妙无穷;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街道,既独成道路又互联互通;还有那些矗立于街道两边、房前屋后如兵如将的树、竹,随风荡起的猎猎呼声,让人仿佛窥见了当年车马辚辚、旌旗猎猎,号角声声,商贾云集的皇家都市的繁华和热闹。竹王城脚下的羊老河,水流平缓,碧波荡漾,犹如一条骄龙紧紧护卫着竹王城,从而使这座古代“夜郎国都”更具灵性,更为巍峨,形成了“见城易,攻城难”的战略态势。羊老河两岸,群山拱卫,良田千倾;羊老大坝、灯田大坝、竹王园大坝土地肥沃,水源丰富,30000多亩的面积更是足可以养活更多的人,由此显示出了当年竹王选择此地建皇都的远见卓识。而在竹王城内回首那一处处断垣残壁和已被开垦成耕地的古建筑遗址,当年竹王国都的气派和庄严仍然让我们感到震撼。

从古驿道穿越的地理位置来看,曾经的竹王城应该是北上南下的关口,就像古代的许多关隘一样,扼其要冲关里关外便一分为二。竹王城的西门,据说有一条军事价值极高的暗道直达山下的羊老河,易守难攻的城池若被围困切断水源,守军即从暗道进入羊老河边取水,同时还可以通过暗道出奇兵实施前后夹击。但遗憾的是这条暗道在20世纪50年代即被填平了,只留下一个让人想象的故事在世代相传。如今我虽努力在这里徘徊寻觅,任由思绪漫无边际地游走,也很难寻觅到2000多年前夜郎人的那件伟大杰作。

竹王城被毁了,既毁于历史,也毁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留下一个断垣残壁和更多谜一样的猜测任由更多的历史学家们不断考证。过去的竹王城是夜郎都城?亦或是夜郎县城?谁也无法从历史的角度去寻找到更确切的答案,就像从省内到省外,不知有多少地方一直在力争“夜郎中心”这块品牌一样,然而他们能够拿得出来且又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竹王城应该是夜郎文化遗留在地表上的唯一有据可查的历史古城,即使不是夜郎都城也一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城池,它今天虽然残破,但至少它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2000多年的历史更替传承下来的古文化,谁能真正识得,谁又能真正悟透?

谁能识透夜郎都

竹王城内的竹丛

谁能识透夜郎都遗址中的石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落 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