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享受主义综合疗法课程学员反馈
(2012-09-08 10:26:19)
标签:
情绪管理课程民族自豪感自然享受主义心理咨询 |
课程感受1
2012年8月15日
今天一天上课的内容,集中解决了两大主题:1.人为什么活着;2.我是谁
两个问题需要放在一起来解决,是相关的。听了一天的课下来,个人的理解,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从三方面思考:1.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2.个人的族谱,去寻找以家为核心承载个人之根的东西;3.从文化的角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以及自己所追寻目标的出处,从而更好地认识了解自己,了解人的共性。这样,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晚上同从前的咨客交流,A讲述的比较具体详细,从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主动性不够,还有一些别的东西,为何同样的事情,有人出问题,有人却没有,是过分关注自己的感觉?她们给出的原因是:从好状态到不好,自己去问,但没有找到原因(真正的原因),才会如此。C和D没怎么说话,这个是什么原因?之前为何表现抑郁问题,而丁改红和张静是强迫呢?还有中午吃饭,F在韩老师提示我们同咨客交流之后,主动同玄子说:“有什么问题,你可以问,别放着资源浪费了。”对我而言,很有感触,可为何她会出问题呢?感觉自己没找到切入点。
课程感受2
2012年8月17日
昨天上午见习了一个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自己收获非常大,主要包括:1.咨询的过程,这对于初学者而言,该怎样制定咨询目标,如何推进咨询进程,咨询的效率等问题,全部都在咨询的实际参与中有了一个切身感受,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也切实见到了咨询时如何对人产生影响的。尤其是周三课程内容的重要性与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都有了一个立体的呈现。
2.下午老师让每个人分析了自己对上午咨询的看法,我以为老师解决母亲的问题是因为问题的关键在母亲呢。其余的人,除了代老师,多少都认为与家庭和母亲有关。之后听韩老师的分析,突然一下明白差异了,对比我们和代老师,有很大差距,韩老师分析与代老师相比,又是一大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3.对周三的课程进行了总结,自己不仅对理解课程内容加深了,也从中了解到自己对问题理解的偏差和相吻合的地方,也许咨询的总结,意义也在于此吧,了解收获,修正偏差。
4.关于咨询的流程,代老师介绍了咨询流程,尤其是预约流程,想想之前自己做的助理工作,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但自己有个想法,在咨询前,去搞清楚咨询设置的意义。
5.关于情绪管理,老师以情绪管理为切入点,把咨询三大流派做了一个归总。自己虽然明白三大技术不能割裂开去应用,但该怎么融合,确实是自己的迷茫点,想起老师这个月让我打的字的内容,觉得明白了许多,却又说不清明白了什么。
6.F提出自信问题,吕老师尝试解答,玄子也尝试解答,本来自己觉得这个可能跟“人为什么活着”有关,但一不小心,被卷入到了“论战”情境中,后来代老师也在说这件事,对自己和代老师,代老师和韩老师在看代问题上的差异,理解更深了。
7.最后,韩老师说到“阻抗”问题,的确,感觉最后吕老师妥协了,“阻抗”问题的处理,在咨询中是很大的一块内容,这条路,就像老师说的,是“苦行僧”。
课程总体感觉是:收益远远超出所交的费用,还有就是:咨询师,必须要重塑好自己,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该承担的责任,才能真正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