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享受主义综合疗法学员课程反馈【二】
(2012-09-08 10:43:13)
标签:
态度层次咨询工作意识综合疗法 |
课程感受3
2012年8月22日
今天的课程,主要解决一个主题:咨询的态度。老师先跟我们谈了她对来访者的态度,之后问了E来咨询时的感受,让我想到一次韩老师给我们做成长时说的自然享受主义综合疗法,是感知,而不是认知。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接着,把学习课程的态度分成了5个层次,要我们思考自己是属于哪一种态度。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身份的界定,不同身份,不同态度,未来不同走向。自己在反复思考,感觉自己这5个层面都有,感觉这更像一个过程,从刚接触“心理”这个词,我的态度是介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之间的。随着学习和实践的深入,开始进入第三个层次,那时候,对咨询效果有一点儿质疑,也萌生出,咨询可能先能解决的,只是自己的一些问题。回想起来,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那时刚学心理咨询没多久,就急着运用,运用效果屡次不理想,有些挫败,自己调整了一段时间,觉得是方法有问题,同时也存在另一种心态,不信自己学不好了,不仅要学好,还要把它当职业。这就到了韩老师说的第五层次,我觉得,这几个层次可能对于初步接触“心理”的人而言,是交织的,随着理解的深入,自己便会不断修正方向,确定最终目标,这有点儿像自我修正的路。
咨询的态度,表现在另一方面,就是“你想成就自己还是成就别人?”是按自己的路数来还是按来访者的需要来?韩老师的一句话“态度在咨询中起的作用,是任何技术达不到的”,也许便是最好的诠释。“人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来到世界上的”,这也是一种态度,也是每个人活着的终极目标,在这一点上,是全体哺乳动物的共性。
韩老师对心理问题进行了新的判断分类,其实这也是一种态度,这种分类,影响了对来访者的态度,以及对来访者问题解决的态度。用一句话来概括,态度,就会做人的原则,做事的原则,它表现在你的言行举止上,并内化成为你的习惯。
咨询师的身份意识、工作意识,其实也属于态度的一部分,用韩老师的话说:“咨询就是生活。”今天对这句话的理解,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