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68名学生爆发群体性癔病

(2010-05-03 16:26:14)
标签:

甘肃

学生

群体性癔病

心理

咨询

杂谈

    据中新社兰州5月2日电,甘肃省陇西县一所小学68名学生自4月23日出现不适,后被当地卫生系统判定为群体性癔病症。我稍微注意了一下,关于这一类问题的新闻报道有很多,如中新网2009年9月报道的《兰州60名学生突发群体性癔病 疑因军训强度过大》等等,说明这一类的问题还是比较常见的。

    群体性癔病是指某种精神紧张相关因素在许多人之间相互影响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或精神障碍。该病的主要特点是人群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如在学校、教堂、寺院或公共场所,一些人目睹一个人发病,由于对疾病不了解,也跟着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并出现相同症状。

  群体性癔病多发生偏远农村,那里位置偏僻,人们的文化素质低,迷信思想严重,相信有“鬼、神”存在,加之对医学常识不了解,加重了学生、家长及教师的恐慌,促使了症状迅速播散。不过从近年来的报道来看,群体性癔病在城市内的发生也有增多趋势。

  儿童癔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易变化,具有高度的暗示性,以个性因素占主导地位,一般临床分为:癔病性情感暴发、意识障碍、感觉和运动障碍、癔病性器官及内脏功能障碍等四种类型,而群体性癔病是一组流行性、发作性轻型的精神障碍,与环境因素密切有关。由于儿童心理结构不稳定,心理发育不成熟,从而出现精神、感觉及运动异常。不良的暗示或自我暗示在群体性癔病的发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呕吐、紧张、恐惧、发作性哭闹或精神萎靡不振、四肢乏力、行走困难,手脚麻木等。但患者此时意识是清晰的,经暗示后可缓解,恢复正常。患者进行化验及影像学检查,诸如脑脊液、脑电图、头颅CT等,都无明显异常。

  其实这种病并不可怕,通过心理干预是完全可以治疗的。主要是疏泄、解释和暗示,这要求所有参加治疗或护理的成员,步调一致。力争在与患者接触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患者详细交谈,分析发病经过,进行解释,指导患者认清自己的症状并非躯体疾病所致,而是心理因素使然。必要时,还应说服患者家属和亲友积极配合治疗,他们的态度对疾病的演变起着重要作用。惊慌失措、大惊小怪、百依百顺、讨好迁就的态度和做法,往往会加剧病情。

  

   

推荐心理咨询服务》》》青少年心理咨询   强迫抑郁等神经症心理咨询 厌学网瘾心理咨询  婚姻情感心理咨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