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群体常见的心理问题
(2010-04-30 10:43:45)
标签:
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咨询考前焦虑教育 |
作者:北京美龄心理咨询中心
学校恐怖症
王先生的儿子明明马上就要中考了,可是这几天怎么也不愿意去学校,一说上学就哭,可把他急坏了。王先生在单位是个部门领导,平时感觉明明挺让人放心的,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到学校去了解,明明平时上课很认真,成绩也名列前茅,对此老师们也觉得很奇怪。
北京美龄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韩美龄老师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孩子不愿意上学,在我看来是可以理解的行为。”她说,明明的这种情况看似是对学生产生了抗拒,但通过跟王先生交流发现,半年以前,明明听从他的安排从另一个学校转到了现在的学校,曾经有一周心情很低落,之后就跟平常一样了。
这可以说是一种“学校恐怖症”,但它还没有清晰的定义。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换班或者转校都是可以慢慢适应的,但有部分孩子会出现问题。他们会觉得到了新的学校,老师同学都是陌生的,没有亲近的人在自己身边,心里会有一种很强的失落感,产生分离焦虑。特别是到了到了新学校,可能会面临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孤立,就更加不愿意上学了。明明心情低落的那周,或许就是遇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却没有引起家长老师的注意,之后就被隐藏了,现在呢,又被某种因素重新激发并扩大泛化。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没有玩伴,缺少机会和别人交往,也就无法学习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学之后不知道怎样融入集体,容易产生适应障碍,恐学的几率也就大得多。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不肯上学的行为时,应尽量跟孩子多谈心,尽可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不要简单地采取强迫、恐吓等强制性的方式让孩子去上学,那样只会加大孩子的心理伤害,应注意正面引导,讲清上学和将来的关系,让孩子在认识上有所提高。
考试焦虑症
这几天,很多人打来电话询问:“马上就要中考(高考)了,我一想到这些就没有心思看书了,大脑一片空白,本来能记住的东西也忘了。晚上老是睡不着,翻来覆去地想考不好怎么办,饭也不想吃,莫名其妙地心烦,这是不是病啊?用不用吃药?”
其实,考试前夕出现焦虑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紧张,毕竟中考(高考)是人生中重要的一个十字路口,将来的命运可能就决定于这次考试的结果。实际上,适度的焦虑反而有利于学生备考,学生会集中精力复习功课,时刻都保持一种精神饱满的状态。如果孩子一点都不紧张,一脸无所谓的样子,那做父母的反而需要担心了。
但是,有些学生的焦虑表现得比较明显。躯体上会表现出吃不下饭、头疼等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个别学生总是上厕所;心理上会有过度的紧张、担忧和恐惧。上课的时候可能心不在焉,情绪比较烦躁,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发火,无法安心休息或者吃饭。在考前一个月的时候,最容易有这些焦虑的表现,这一点在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也不例外。
作为家长,平时不要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成绩上面。其实,大部分孩子在考的不好的时候就已经有愧疚感了,家长再责备的话就更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了。当然我们都知道,爱之深,责之切,但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想法?
作为学生,要摆脱考试焦虑症,首先应该树立平常心。有些学生模拟考试时成绩非常好,正式考试却一塌糊涂,就是因为把真正的考试看得过重,害怕成绩不好,结果反而容易紧张影响正常发挥。有一种现象就是,你担心什么,就会发生什么,把正式考试当成模拟考试,也就没那么多顾虑了。同时,要多参加运动,健康的身体素质是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保证,况且运动过后,个体的精神实际上是非常轻松的,这也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