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扶贫羊”都不放过,村干部下手太黑

(2016-08-19 11:14:04)
连“扶贫羊”都不放过,村干部下手太黑

文/李松林

据报道,2013年江苏省泗阳县推行“菜单式”扶贫工程,按照要求,拨付给该县潘集村的34.6万元扶贫资金应当以良种山羊的形式发放到困难户手中。然而两年后,有困难户反映“没见到一根羊毛”。8月18日,记者从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检察院获悉,134只“扶贫羊”被5名村官私分,辩称是怕扶贫羊入冬后冻死才私自分了这批羊。

总共346只羊,村干部就瓜分了134只,这还能叫扶贫吗?说这是对贫困户的进一步打劫,恐怕并不过分吧。况且,面对调查,这些村干部还大言不惭地声称当初私分“是怕羊冻死”,为了挽回政府损失。这样无耻的狡辩,简直要把贫困户的心给伤透了,也让基层政府的公信力丢了脸、让扶贫政策的含金量打了折。毫无疑问,对这件事必须严肃处理,不能轻飘飘就放过去了。

回过头看,其实,类似事件在基层并不少见。比如,去年3月,河南汝州扶贫惠民项目的700多只“扶贫羊”,到了村里只剩下300多只,其中100多只也是落到了村干部手里,而村民每领取一只羊得交300元。再比如,今年年初媒体报道,海南海口有村民领养的“扶贫羊”接连病死,而畜牧兽医站却称无检疫证明、而且发放流程违法。这一系列事件都在说明,中央推进的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被一些部门一些人打了折,掉了色,不仅扶贫工作流于表面,流于形式,没有做到精准,甚至还滋生出借扶贫知名,搞借机创收、中饱私囊的勾当。如此现实下,对于基层的广大老百姓和贫困户而言,这样糟心的、被玩坏了的扶贫,还不如不要。

眼下,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中央也多次强调要推进精准扶贫,这是一个形势紧迫、任务繁重的大课题,最能考验基层部门的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因为精准扶贫的“精准”二字,不仅要求地方要做到精准识别、筛选出贫困户,也要求要能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精准地拿出扶贫政策和帮扶方法。既让贫困户真正得到实惠,也让一些蛀虫没有机会去算计、染指宝贵的扶贫资金。

当务之急是,各地要针对自身情况,对扶贫工作展开普查,及早堵住资金隐患和政策漏洞。这其中,关键就要畅通举报反馈渠道,鼓励贫困户反映线索,而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即重视和改进,坚决问责到人。这样,才能避免扶贫政策变形,把好政策、好资金用到扶贫这个“刀刃”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