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些基层部门为何害怕媒体?

(2016-05-13 13:56:21)
一些基层部门为何害怕媒体?
文/李松林
   太阳底下无新事,荒唐总在轮番演。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路过旬阳县吕河镇看到该镇一横幅标语!”该网友的微博配图显示,在当地一家百货超市旁的围墙上,张贴着一幅蓝底白字的宣传标语,上面写着“严厉打击借助媒体泄私愤谋私利 造事端等行为”,落款为“吕河镇党委、政府宣”。
   一时间,舆论波涛汹涌。最新消息显示,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吕河镇政府办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当地已意识到标语不妥,已将标语撤下。
   其实,早在之前,我们就已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地方基层部门贴出的暴力血腥的标语,比如“一人怀孕,全村结扎”、“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喝药不夺瓶,上吊不抢绳”等等。陕西这个标语,虽然看起来不如它们暴力血腥,但同样让人感到伤不起,毁三观。
   咱们来看看具体内容,“严厉打击借助媒体 泄私愤 谋私利 造事端等行为”,从这个标语来看,当地某些机关和个人,是主动对号入座,让自己站在了老百姓和媒体的对立面,把媒体当成了自己的敌人,把老百姓的举报投诉行为当成了必须严厉禁止的对象,这是严重错误、十分荒唐的。
   眼下,虽然当地已经紧急撤下了这个标语,但我认为,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应急之举,是为了迅速摆平舆论质疑,而做出的惯性反应。我们想问的是,这个标语究竟是谁挂上去的、标语悬挂了多久、相关责任人会否受到相应处分?如果这些问题回答不好、反思无法到位,今天他们可以把这条标语撤下,明天,他们也有可能把这条标语再挂上。
   需要指出的是,媒体是社会的朋友,而不是敌人;老百姓向媒体反映问题是在争取自己的权益,而不是像这条标语所谓的泄私愤、谋私利、造事端。
   从这条标语就可以看出,当地基层政府的现代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思维存在很大的问题,同时,有关部门和人员,似乎特别害怕老百姓通过媒体反映情况,而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情况,如何应对和缓解老百姓反映举报的那些问题。之所以这么说,当地某些部门是有“前科”的。媒体报道,2015年6月29日,旬阳县政府官网“时政动态”板块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称:今后,凡是我县重大缠访赴省进京访者也将进入县志“青史留名”,只不过,留下的是遗臭万年的“恶名”……看看这架势,是不是惊呆了?
   面对权益问题,堵不如疏,堵也堵不住。当地基层部门与其花心思来“严厉打击”,不如静下心来琢磨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从这个意义来说,撤下一条标语很简单,但是当地政府更该给这些基层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正正衣冠、照照镜子,给他们上一堂依法行政的普法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