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禁止民间环保自测难以服众

(2012-07-15 22:47:55)
标签:

杂谈

禁止民间环保自测难以服众

 

20094月,环保部公布《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条例第八十一条规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涉及环境质量的环境监测信息。分析称一旦该条例正式出台,民间自测行为可能被禁止。(715日,《新闻晨报》)

 

不出所料,在《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第八一十条规定的背后,是一片舆论的揶揄和质疑。“这简直是个灾难,政府包办了所有的事,老百姓还能为国家做点什么?”、“为什么不允许民间自测?开眀不更好?”、“凭什么剥夺我自测环保的权利?”云云。客观地讲,在这一个个民意的追问和反思中,的确有一些值得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最近几年,随着老百姓生活品质的提高,民众对环保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遗憾的是,在另一边,我们知晓了太多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食物、空气里弥漫着的“雾里看花”的PM2.5值、还有令人胆战心惊的各种辐射。可以说,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任务任重而道远。也正因此,老百姓自测环保的行为才会在民间愈发流行。这从另一个维度彰显出民众对环境保护的热情。

 

然而,《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很可能禁止民间环保自测的行为,这无异于对老百姓的环保热情泼了一瓢冷水。但这并不是民意抵触该意见稿的关键所在。真正的问题在于,这几年官方公布的环保数值与民众切身感受相去甚远——民众担心禁止民间环保自测行为后,容易进一步造成官方信息的垄断,甚至弄虚作假。诚如一网友所言,“天天看着官方给出的环境优良的结论,却始终感觉不是那么回事,有时候真怀疑这数据是否经过了检测和审核?”

 

这对今后政府的环境监测信息工作提出了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否必须要“一刀切”禁止民间的环保自测行为?政府在日后的工作中如何保证环境监测信息的公信力和透明度?笔者以为,要不要对民间环保自测行为“一刀切”,显然需要多倾听来自民众的呼声。毕竟,正常情况下,民间的自测行为并不会对政府的环境监测信息产生太大左右和影响。如果政府部门当真禁止了民间环保自测行为,这从某种程度上不正显示出政府的自负和“心虚”?对于如何保证环境监测信息的公信力和透明度,我想,政府部门除了要在工作中做到认真监测、及时发布外,虚心与民间监测的数值进行比对和分析也不失为一计良策。

 

实话讲,《环境监测管理条例》是2009年环保部公布的征求意见稿,新闻媒体如今将该意见稿拿出来“公布展览”难免有“炒剩饭”之嫌。但是,在这“剩饭”背后喷涌的强烈的民意质疑却不得不需要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这一方面表明,现实语境里,禁止民间环保自测行为的规定难以服众;同时也对政府部门今后如何发布令人信服的环境监测信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欢迎大家访问我朋友的户外家具公司:

http://www.yjgardens.com/cpzs.asp?id=6&PageNo=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