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提纲:《走进北川——聚焦北川县灾后住房重建》
(2009-12-06 13:56:20)
标签:
杂谈 |
节目名称:《走进北川——聚焦北川县灾后住房重建》
采访背景:去年发生的“5.12”,震级达到里氏8.0级,是新中国成立后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共造成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房屋倒塌和受损情况十分严重。而地震极重灾区之一的绵阳市北川县在这次大地震中共有15000多人遇难,北川县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的建筑物因地震垮塌,县城周边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居民住房问题显得尤为紧迫。中国人民一直追求“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一个公民一个家庭想要更好的发展自己,“安居”是第一位,“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同时,“灾后重建”开始悄悄进入人们的视野中,而灾后重建中的住房建设问题,无疑成了灾区老百姓和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由于北川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羌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所处地区的地质结构,决定了灾后重建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百姓期待政府建什么样的房子、怎么建设出风格和科学抗震性、最迟什么时候老百姓能够入住?(注:据了解,现在已经有少数居民入住,大多数居民仍然住在应急板房中。)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走进了“5.12”大地震极重灾区之一的我国唯一羌族自治县——绵阳市北川县。
采访原因: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在这次大地震中共有15000多人遇难,北川县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的建筑物因地震垮塌,县城周边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而对于幸存下来的居民而言,目前最低的需求仅是“居有定所”。如今,北川灾后重建的住房建设进度如何、房屋质量怎样等诸多问题毫无疑问成为本次采访的原因。
采访部门:1.北川县灾后重建规划领导小组
采访意义:通过本次采访深入了解北川县灾后住房重建过程中显现出的各方面情况。找出住房重建中的不足,趋于完善,积累经验。向人民透明展现北川住房重建的风采。为我国自然灾后住房重建应对策略提供教训和范本。
采访步骤:
1.采访北川县灾后重建规划领导小组
a.住房灾后重建,遵循什么原则规划和调整施工?
b.住房灾后重建的标准是什么(质量、风格、结构)?抗震性如何?
c.如何保证这一标准不会变质?
d.从受灾情况看,这次需要重建的住房总共有多少面积?
e.除了重建正常居民住房外,是否考虑给孤残老人盖房子?这样的房子大概要盖多少?质量标准和前面谈到的一样吗?
f.如何在重建中展现北川羌族自治县的住房风格?
g 如何保证重建房的建筑材料质量?
h这批重建住房最迟什么时候交付居民使用?从居民反馈的情况看,已交付使用的住房情况如何?
i.在重建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具体指什么?怎么解决?
2.采访山东省青岛市援建北川指挥部
a.指挥部如何处理协调和重建规划小组之间的工作关系?
b.指挥部在住房的重建修筑过程中遇到最大的考验是什么?如何解决?
3.采访北川县国土资源局
a.北川县直接用于灾后住房重建的土地面积大概有多少?
b.在住房重建的选址上遵循什么原则?
c.是否涉及征用居民良田的情况?怎么妥善处理的?
d.如此规模的住房重建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吗?政府怎么考虑和处理住房重建和保护生态之间的关系?
4.采访北川县财政局
a.国家直接下拨用于北川住房重建的资金有多少?
b.北川县财政局还会单独拿出相应资金做保障吗/
c.这些资金的使用原则是什么?怎样保证资金的使用得当和使用透明?
d.目前重建资金使用状况怎样?存在什么困难吗?怎么解决?
5.采访北川县住房重建工程负责人
a.目前住房重建的进度如何?共有工程队多少支?施工周期是多久?
b.政府要求的住房质量标准是什么?
c.如何在保证施工加快进度的同时兼顾生产安全和住房质量?
d.在施工中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
6.采访北川县已入住重建房居民
a.对政府提供的重建房感觉怎样?
b.入住这房子居民需要投入资金吗?投入了多少?
c.和应急板房生活使用比较起来,有什么的差别?
d.重建房的设计是否符合居民生活习惯?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