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味的麻辣烫

标签:
杂谈 |
分类: 食物相对论 |
今天我们来说说麻辣烫。
我对于麻辣烫的概念是经过了一个变化的。在老家时,吃到的麻辣烫都是由后厨配好料,做成一碗端出来,按碗付费的。至于里面无论是菜、粉还是豆干什么的,自己是没有选择权的。说起来倒更像是酸辣粉,只不过它不是以粉为主,也没有酸味。来到北京之后,才算是见识到了正宗的麻辣烫,或者说是麻辣串。这种一串一串摆在高汤里,等待着顾客自己去选择的方式,最初还真的是不慎习惯。不过渐渐还是习惯了,甚至还觉得,这才是正宗嘛,顿觉家乡的方式有些许山寨之感。
有时候真希望自己能够吃到一次又正宗,又令人放心的麻辣烫,这样就不会一边吃,一边挣扎,觉得实在残害自己的身体了。
其实麻辣烫本身无罪,有罪的是无良商家,是他们让大家在想用麻辣烫时承担了以下风险:
1.
2.
3.
麻辣烫美味,却又不想烧烤那样有太多的能量。它的食材偏素,很是受到女性朋友的喜爱。难道说我们就因为无良商家的行为,就从此将它放弃了吗?
在这里,我也只能无奈地说,如果是食物本身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改善;但如果是人的问题,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如果真的很想吃麻辣烫的话,何不在家自己做呢。勤快一点的可以用煮肉、炖鸡的汤来作为高汤,懒一点的人直接用清水加上一些菌类、葱蒜和大枣。自己选购新鲜卫生的食材下到里面,用芝麻酱、酱油等调出自己喜欢的蘸料。整个过程其实并不费事,只是我们太懒,懒到放弃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享受生活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