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淡是要心甘情愿的

(2013-03-05 12:31:32)
分类: 饮食方法论

http://s12/bmiddle/5d3cac86td725f5cdc9bb&690

 

 

生长于东北的我,自从五年前离开家乡之后,每次对其他人介绍我的家乡菜时,都必然会说一句:“东北菜的特点是油多、盐多、口味重”。

这自然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了“地域特色”了,现时只要是对饮食健康稍有关注的人都会明白这“清淡少盐”的道理。但是万事万物都是知易行难,真正能够接受清淡饮食的人,怕是不多吧。

所谓清淡,不仅仅意味着“不咸”,实际上它对酸甜苦辣咸五味都有要求。所以如果深究起来,我国东北的重盐、川渝及两湖的重辣、东部一些地区的偏甜口味,便都是不能算的上清淡的。

然而清淡饮食又并非意味着索然无味。对于人类来讲,饮食早已超越了生理活动的范围,在几千年文化的浸润之下,饮食早已成为一种享受。如果每天摆在眼前的都是些食之无味的食材,恐怕有人宁愿选择打营养液与口服微量营养素的药片来维持生命。

究竟什么是清淡,其实没有人能说清,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的人清水煮菜也会吃得回味无穷,而有的人吃的盐比别人吃的米还多(这是真的)。

说到底,清淡饮食的标准其实是来源于人们过往饮食习惯带来的两个惯性:心理惯性与生理惯性。前者决定了什么样程度口味能够让我的心情达到饮食的愉悦,而后者决定了想要达到这种程度会有多难。

一个人如果长期习惯于高油高盐的重口味饮食,那么只有足够咸、足够香的菜肴才能让他享受到饮食的乐趣。由于他的味蕾在长期接触偏咸的味道,所以它对咸味的耐受力会越来越强,导致味蕾对咸味的感觉越来越迟钝,而这个人便需要更吃多的盐才能达到他满意的口感。

这就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每次有人问我如何做到清淡饮食的时候,我总会以这样一句话开头:“要树立清淡饮食的意识”。不过但凡这句话一出口,听着无不默然,眼神里透露出“这不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吗”之含义,进而产生了眼前之人是否靠谱的疑惑。

正确的废话之意义在于人人都知道它的正确性,不过它的悲哀也正在于此。越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越是没有人去重视。心甘情愿的清淡饮食何其重要啊,如果一边按照健康标准,每天只吃6g盐和25g油,而另一边每次吃饭都像上刑场样,这样的营养环境也未免太糟糕了些。

所以说啊,树立起清淡饮食的意识,做到心甘情愿地去清淡饮食。一方面让自己的心理做到喜爱清淡、厌恶重味;另一方面也要让身体对于味道的感受恢复敏感。这样的清淡饮食,才来的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买菜的学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