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救驾”要配“青龙过海汤”才地道(云南游记)

标签:
青龙过海汤大救驾炒饵块朱由榔腾冲 |
分类: 云南游记 |
“大救驾”要配“青龙过海汤”才地道
去云南腾冲之前就听说了类似朱元璋落难时吃“珍珠翡翠白玉汤”传说的腾冲版本,不过这个落难皇帝是朱由榔,吃的非“珍珠翡翠白玉汤”,而是“大救驾”。既然皇帝都吃过,那咱也就不要放过,吃一回“大救驾”那是必然的。
来到腾冲方知道,“大救驾”其实就是炒饵块,是最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烧、煮、炒、卤、蒸、炸均可,风味各异,久食不厌。制作饵块的原料其实就是品质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大米。饵块可做成各种形状,除长丝叫饵丝外,其余不论什么形状都叫“饵”或“饵块”。饵块在云南民俗中是过年必吃的,平时也或炒或煮或烧无不宜,边陲百姓如此热衷于“饵食”,传承已有数千年。
炒饵块最显饵块的丰采,既可做主食又可以佐餐,吃起来香鲜浓厚,咸辣醇正,色彩丰富,浓烈如油画,集中体现了滇味的情致。其中最出名的要数起源于腾冲的“大救驾”。
当地盛传,明朝灭亡后,永历帝朱由榔辗转来到昆明。两年后,清军三路入滇,吴三桂率军逼近昆明,永历帝向西奔命至腾冲时,曾几度炊断,危及性命,腾冲老百姓炒饵块奉上,才算解围。永历帝叹,这真是救了朕的大驾。因此,腾冲炒饵块就被称"大救驾"。
游历腾冲“热海大滚锅”的当晚便四处寻觅美食街、大排档之类的地方,期待与“大救驾”亲密接触。好不容易找到一处隐蔽在繁华街道后面的老美食城,房屋陈旧,街面黑漆漆,食客寥寥无几,看来腾冲的11月已经进入淡季。转了两圈,打听到一家可以烹制“大救驾”,虽然小店一副破败的模样,但是可以体验落难皇帝的滋味,就此处“大救驾”吧。
边与老板闲聊,边看着老板娘做“大救驾”。却原来“大救驾”是切成条形的饵块,佐料以鸡蛋、糟辣子,番茄、白菜心、葱为主,决不放酱油,只用盐调制咸味。老板娘一番忙活,热气腾腾的“大救驾”送到面前。只见其色彩如水粉画,清新明快,红、黄、白、绿,甚是清秀雅洁。食之,味道也较清爽,香辣适度,别具一格。落难皇帝能吃到这等美食口福不浅呀。
吃大救驾还要配上一碗汤,名曰“青龙过海汤”。
在一大汤钵中配上干腌菜和小葱、香菜、辣椒及调料,用滚开的水一冲完事。汤中飘着葱白、绿叶、红辣椒,冒着热气煞是好看。尝一口,酸辣鲜香,沁人心脾,果然味道玄妙。“大救驾”乃套餐也,千万可别忘了要这碗“青龙过海汤”。
吃“大救驾”喝“青龙过海汤”最好在当地小餐馆,看着厨子烹制,趁热品尝。那些真空包装的速食品味道就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