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花钱的干部不是好干部
(2012-06-30 21:34:07)
标签:
杂谈 |
有几次朋友和闲聊,他们都说到一个话题,“老沈,我看了你的一篇微博,心有戚戚!”
“哪一句?”我问,“一般开发商老板的思维是「利润最大化」,制造业转地产开发的老板思维是「成本最小化」。”他们说。
谈这个话题的朋友,无一例外都是在与制造业转地产的开发商合作,他们一致认为”成本导向”是相当让人不知所措的做法,本来有更高的利润追求,但常常由于静态的成本限制,特别是营销成本限制,常常使项目胜得勉强。
据我了解,这些朋友显然都不是以浪费开广告费为目的的专业工作者,相反,他们一直以来,以如何能更加精准为开发提升利润和控制成本而努力,但也不得不承认,我也经常面临一些开发商老板的过于成本导向,而让我在项目操作上也进退维谷。
人云亦云是这个信息时代的通病,但有一些理论还是可以作为我们营销的行动纲领。德鲁克说:“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创造客户,而只有两种方法可以创造客户,即营销和创新。”营销和营销费用的投放在企业运作过程的作用也显而易见。
时至今日,一些企业家都还沉浸在一砖一瓦的细节中不能自拔,我也不得不在很多项目会议上呼吁,“关键是客户,关键是营销,工程导向和成本导向都是会害死人的。”
我经常给合作伙伴讲另外的合作伙伴的故事,在很多年前,我们服务了一个项目,当时的周边写字楼的房价大体在建筑面积3000元/平方米以内,而这个老板却雄心万丈的设定了5000元/平方米的目标。他有个八字针支持到了他的这个目标的最终达成,他的口头禅是“不惜代价,不择手段”,那个项目在产品升级和广告营销上的投放,在当时,那是一个城市事件。这个项目的老板娘也有一句话,属于重庆方言的范畴,“赚钱不嫌钱,圈子要扯圆!”
其实我表达了一个让老板相当不爽的观点,又想好,又想快,又想省,这样的事真没有。
任正非是我十分尊敬的一位企业家,他的思想深度和狼性精神,我印象颇深,我经常在一些会议也会引用他的观点,比中那句“不会花钱的干部不是好干部”。我们应该清晰的知道,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什么是竞争优势?通俗的讲,“选择我而不选择你就是竞争优势”,但这个选择的过程,对于企业和产品而言,就是战争,而战争拼的是什么?就是的后勤,就是武器,就是阶段内压倒竞争对手的火力(费用投入)。
项目运作重点在营销,营销就是攻城掠地,攻城掠地要有正合(充分配置),再以奇胜,以四两搏千金作为运作常态,必然死路一条,只是早晚的事情。
什么样的营销费用是足够的?对于房地产而言,不同项目有所不同,我们也会在项目营销中,看似专业的按1.5%-3%的比例进行预算,
记住!不能你是1.5%,还是3%,最终我们评判一个项目营销费用的标准,只有一个,我们是不是可以打败竞争对手?用《孙子兵法》语言来解读:“十者围之,五者攻之,倍者分之”,要打就应该有以多打少,形成打胜仗的必须把握,这也是任正非老总所谈及的“压强效应”。
我经常有个口头禅,那就是“什么是浪费,打不赢才是最大的浪费!”要花钱,要花打得赢对手的的钱,而且要迅速花钱,不要平均用力,“兵闻拙速,未闻巧之久也”,“我就看看,别太激进”,显然,这些都是愚蠢的想法。
找到你竞争对手,用更优良的武器,很有把握的把对方打败,这就是市场营销同质化形势下的基本原则。
谨小慎微操盘手和守财奴老板,你们醒醒吧!节约不是生产力,打胜仗才是,节约或许可以勉强成功,但,终有一天,你会面临更大的失败,因为,侥幸,终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