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妈谈学英文2:分级读物
(2010-12-01 01:00:00)
标签:
少儿中国课本图书馆读物 |
分类: 壮妈论英语学习 |
很多人都知道:英美的“Language Arts”教学和中国的语文教学相比,区别在于对阅读的态度。
中国学生都有课本,大部分精力、甚至全部的精力都花在学这本书上。精读、背诵、记忆、考试。
英美学生没有课本,老师发一些篇子。教室里有许多书,图书馆有大量书。甚至,上课到图书馆去,那的老师不是图书管理员,而是阅读课老师。
每个学生都要大量读书,课堂读书、回家的家庭作业是读书。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是不一样的,允许不一样,分组进行学习。
国外的书是海量的,学生的阅读量是非常大的,网上的说法是中国学生的6倍,我觉得远远不止6倍。
大量阅读的另一个成果是很多学生能快速阅读,我听到一个国际学校学生的说法是,他看书是一个block一个block那样的看的,真正的一目十行。
说句题外话,我的切身体会,中国的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外国大学生根本就没法比,尤其是时政方面的。人家看了多少书啊。中国的学生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
回到英语阅读上,关键词是分级。
这个分级国外做得真细呀,如果按字母分,就分了26个level。还有按数字分的、按词汇量分的、按年级分的。而且书海了去了,准有几本孩子感兴趣的,高高兴兴借回家读。
现在很多学校也鼓励看课外书了,但还没有把读杂书纳入课内要求,读的书目也没有按一定的标准分级。
如果你问:中国为什么不出版分级读物呢?
冤枉呀,出了没人买呀。引进的大套东西砸库房里,赔本了。
中国的班级和学校没有图书馆,而大套的分级读物让家长买单,似乎负担太重了。
而且,很多家长可能对“看闲书”没那么大热情。
中国的学生,少了很多学习的乐趣。
不过,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学语言,功夫在课本之外。
本来吗,那一本薄薄的课本,能起多大作用呢。顶多是骨头,没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