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 |
师生恋确是一个无比瑰丽的词汇,更是一朵带刺的野玫瑰,是一种用激情喂养的艳丽花朵,稍不注意就会被它刺得遍体鳞伤。最重要的是,它没有多少肥沃的社会土壤和养份,很容易缺少成长要素而枯萎。所以,当年连鲁迅、沈从文等大文豪搞师生恋,都是那么的曲折和充满艰辛,虽然最终修成正果。
或许鲁迅和许广平的师生恋很多人都熟悉,那也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反动,无可厚非。而沈从文老先生的师生恋就有点不太熟悉,那么在这一篇,我们来简单扒一下这位曾经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人(1988年五位最终候选人中的一位)的不同凡响又充满浪漫的师生恋情。
那就从沈从文应大文人胡适聘请到上海当老师开始吧。也就是在上海的第一节课上,他认识了他后来的结发妻子张兆和。张出身于江南的一个名门望族,自己也出落得如江南的莲花一样清秀高洁,当时追求她的男孩可以组成一个加强连。沈作为一个老师也赫然站在追求者之列,而且被张的一个要好女同学称为追张的男人中的癞蛤蟆第十三号,可见他当时处于多么恶劣的爱情环境中。
那后来呢?他是用什么绝招抱得美人归的?原来是用了现在的人们都感觉有点俗不可耐的情书。
沈从文是一个生性木讷的人,说话还带有浓重的湘西口音,第一次上课就开始怯场,以至于在讲台上憋红了脸,有十几分钟呆在讲台上说不出话。由此引来了学生的哄堂大笑,并开始捉弄他,这些学生中包括生性活泼的张兆和。
呵呵,还真是无冤不成夫妻,这俗话说得好呀。
然而,沈从文虽然生性木讷,但他却有一种无往而不利的恋爱武器,那就是“缠”功。他不停地给张兆和写动人的情书,而一开始张就很干脆地拒绝了他,但执着的他还是不死心,继续用他的厉害“缠”功,一直坚持给她写情书,并效法古代烈男说如果张不答应他的求婚他就会去自杀,张被沈逼急了,于是拿着他写给她的一大摞情书递到了当时的校长胡适的办公桌上,胡先生是一个开通的人,不但不捧打鸳鸯,还做了媒人,笑着对张说,你就答应他吧,他是一个难得的天才,你们会过得很幸福的。
果然,后经她父母的同意终于玉成了这段著名的师生恋,沈老先生是一个幸福的人,他曾给张写下了文人公认的最动人情书:我曾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嘿嘿,多么美丽的排比,多么美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