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赏析
(2025-08-08 13:03:00)
标签:
文学评论现代散文山水李广田 |
“山水”一般是描写江南风景常常运用的题材,如《桂林山水甲天下》,将桂林的山水描写得如诗如画,读后使人心驰神往,陶醉其中。李广田这篇以“山水”为题的散文描写的却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江南山水,而是北方平原上的山水。北方平原也有山水吗?李广田用他那一贯宏思肆而流畅的文笔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平原山水的独特画面。
江南的风景自然是迥异于北方平原的,那些记述江南山水的文字让生长在平原的“我”疑惑是否近于夸饰,因为那些文字会“叫生长在平原上的孩子悲哀”。他甚至有些嫉妒地写道:“就是那些可爱的山水也自有不可爱的理由”,然后以一个平原之子的眼光和心态,一
一例举了江南山水所不及平原风光之处。其实,这些都是欲扬先抑之语,目的在于激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很快,作者的文笔由此延宕开去,开始叙写平原上的悲喜欢忧。首先作者抓住平原上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对平原生活的缺憾进行描写:平原上是无山无水的,水成为孩子们奢侈的欢乐;对远方那陌生的土地,那山乡、水乡和那里的风物、特产,孩子们憧憬着,珍藏着,想象着,而“他们的寂寞也正如平原之无边”。写到这里,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不由浮现出来,有悲哀,却也有生为平原人的自豪。接下来,作者的笔触伸向遥远的年代,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优美的故事:平原先祖们如何想方设法对这块土地进行改造。没有河,他们凿了一条;没有山,他们造了一座,还为山装点上峰峦和嘉树;没有海,他们把河水引入村南村北的新池,有了南海和北海。于是北方的平原上也有了如江南的山和水,平原上的祖先们在这里过着“日听采莲歌,夜观渔舟火”的好生活。自然,这里明显带有夸饰成分,但当你理解“我”对平原故土交织着热爱、依恋、悲哀与自豪的复杂感情,你是宁愿相信这个动人的神话故事的。讲完了这个故事,追溯完了这段光辉的历史,“我”又突然悲哀起来,因为他所津津乐道的祖先伟绩已成为过去,只能留在平原之子的记忆里了。文章之词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迅速转入现实:“那块平原还该是依然当初。那里仍是那么坦坦荡荡,然而也仍是那么平平无奇。”祖先的浩大工程,远古的山水如今只留下一点点的痕迹:那深埋在土里只露出顶尘的一块黑色岩石,村南村北两块微微凹陷的土地,和村东较低下的一个去处。“我”就是对这块石头和几处低地的回想,对远方高山、长水与大海的向往中生长起来的,全文至此归于结束。
这篇散文在结构上起伏曲折,时而对现实的描摹,时而转入对历史的追溯,最后又回到现实,一波三折,避免了结构上的平淡无奇。伴随着这种结构上的曲折回旋,是作者感情上的微妙变化:他时而引平原上的风景为豪,却不得不承认它有很大的缺憾,用很大力气来描写祖先们为弥补这种缺憾所进行的努力,而在远古山水几乎不留什么痕迹的现在,依然深深怀念着那平原的“坦坦荡荡”和“平平无奇”,因为他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怀着深切的思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