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春·宝马尘香》赏析

(2025-04-03 13:13:02)
标签:

清词

张鸿

江南春

庚子元夕

江南春·庚子元夕用梦窗自度腔
张鸿
宝马尘香,钿车路直,天街多少裙屐?珠灯争照,问翠娥、今夕何夕?春月悬琼璧,蓬莱恨、五云偏隔。怅依旧、酒飞玉软,屏簇银温,华堂共点秋拍。
笙歌队,金粉国。正醉雾沉沉,东风无力。画帘燕子,也知道、春寒消息。花勒凭谁惜,枉红烛、泪痕一尺。却怕夜阑,梨梦难成,愁听南内哀笛。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正值义和团运动方兴未艾和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际,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满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纵然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新年伊始的正月十五元霄之夜,依旧火树银花,笙歌遍地。时官京城的张鸿,面对一派喧闹景象,阵阵悲凉涌上心头。
上片以绚烂之笔,描绘元夜奢华繁盛的狂欢景象。
“宝马尘香,钿车路直,天街多少裙屐?”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京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街巷上拥挤着多少豪门贵族?
起首三句,铺陈京华车水马龙,裙屐塞道的喧嚣场面。“钿车”,用金玉装饰的车子,古时贵族妇女所乘坐。“天街”,旧称帝都街市,此指北京街巷。“裙屐”,《北史·邢峦传》:“萧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洽政务。”“裙”,下裳;“屐”木鞋。本谓六朝贵游子弟的衣着,此处代指豪门贵族。
“珠灯争照,问翠娥、今夕何夕?”这二句是说,珠子灯争相照射,问美女,今夜是什么日子?
这两句,描摹灯景,突出人文气象。“珠灯”,即珠子灯,珠饰的灯笼。周密《武林旧事》:“珠子灯,则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或为龙船凤辇楼台的故事。”“翠娥”,美女。“今夕何夕”,典出《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本为赞叹良辰美景之语,此则反用其意,讽刺达官显贵之乐而忘忧,醉生梦死。
“春月悬琼璧,蓬莱恨、五云偏隔。”这二句是说,月色溶溶,紫禁隐隐,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都被这节日的祥瑞之气掩盖了。
“春”字点明时令,“琼璧”喻指明月。“蓬莱”,唐京长安宫名,本名大明宫,此指清宫紫禁城。“蓬莱恨”,谓社稷安危,民族忧患。“五云”,五色的彩云,语出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
“怅依旧、酒飞玉软,屏簇银温,华堂共点秋拍。”上片歇拍三句是说,依旧是灯红酒绿,软玉温香,画堂共点秋拍碎。
歇拍三句,具体描绘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的权贵生活。“拍”,乐曲的节拍,“秋拍”,语出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联十觥”。
下片运悲凉之气,抒发自己忧国伤时的孤寂情怀。
“笙歌队,金粉国。正醉雾沉沉,东风无力。”换头四句是说,声光相乱,竹肉互发,正人迷醉雾,萎靡麻木。
换头二句紧承上片,再写歌舞升平的景象。“笙歌”,赋其声;“金粉”,状其色,妇女装饰用的铅粉,形容豪奢华靡的生活。“东风无力”,用唐李商隐《无题》诗语。
“画帘燕子,也知道、春寒消息。”这二句是说,即使画帘燕子,也知道春寒的消息。
这两句以燕知春寒反衬人迷醉雾,进一步揭示苟且偷安的社会现实。
“花勒凭谁惜,枉红烛、泪痕一尺。”这二句是说,宝马谁来珍惜,红烛枉然,流下一尺的泪痕。
“花勒凭谁惜”,照应上片开头。“花勒”彩色的马衔,代指“宝马”。“枉红烛、泪痕一尺”,兼采唐杜牧“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诗意和宋晏几道“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蝶恋花》)词境而成,以“蜡烛有心”、“泪痕一尺”之幽怀苦意与上文之声色犬马形成鲜明对比。
“却怕夜阑,梨梦难成,愁听南内哀笛。”结拍三句是说,夜未央,梦难成,唯有清紫禁城中的声声哀笛泣诉着无尽的忧患。
“梨梦”,梨花梦,吴文英《西江月·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来结梨花幽梦。”“南内”,唐代长安兴庆宫,因在蓬莱宫之南,故名南内,此借指清宫紫禁城。

附录:江南春·庚子元夕用梦窗自度腔
张鸿
宝马尘香,钿车路直,天街多少裙屐?珠灯争照,问翠娥、今夕何夕?春月悬琼璧,蓬莱恨、五云偏隔。怅依旧、酒飞玉软,屏簇银温,华堂共点秋拍。
笙歌队,金粉国。正醉雾沉沉,东风无力。画帘燕子,也知道、春寒消息。花勒凭谁惜,枉红烛、泪痕一尺。却怕夜阑,梨梦难成,愁听南内哀笛。
作者简介
张鸿(1867-1941)字映南,一字师曾,号璚隐,又号蛮巢、燕谷居士,初名澂。江苏常熟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官户部主事。调外务部,擢郎中,以御史记名,出为驻日本长崎、神户理事。告归。在里创办塔前小学、孝友小学。工诗,为晚清西昆派主要成员之一,然亦出入于他派,得雄直之气。曾与曹元忠、汪荣宝唱和,仿《西昆酬唱集》而成《西砖酬唱集》。亦工词,含咀姜夔、张炎,冥搜幽造,出入于机。有《蛮巢诗稿》、长篇小说《续孽海花》。词集名《蛮巢词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