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钿毂香车彼一时》赏析
(2025-03-31 18:24:13)
标签:
清词曾习经鹧鸪天情词 |
鹧鸪天
鈿毂香车彼一时,黄昏璧月下琼枝。可怜寂寞春寒夜,抱影凝情却为谁?
如此恨,奈何伊,露桃花底弄哀丝。试将海水量深浅,却那东流无尽期。
曾习经词擅作小令,好从花间派和北宋浑成一路风格入手,情韵不匮,有“直如万缕晴丝,袅空无尽”(狄葆贤)之誉。此词堪称其代表作。
“鈿毂香车彼一时,黄昏璧月下琼枝。”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在那一天那一夜那一时,用花状金片装饰车毂、用名贵香木制成的车身的马车曾经驰到他的身前,她袅袅娜娜地从车上下来,就像仙宫中的玉树琼珠,从黄昏时一轮圆如碧玉的皓月中降下凡尘。
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上片首二句从回忆过去切入,一开始就有摇曳生姿的情韵。词人在这两句中并没有正面描写所恋慕女子的容貌、体态,甚至连她的装束都没有涉及,而是用衬托渲染和比喻象征的艺术笔墨来表现其雅丽纯洁,这就避免了如花间词所易引发的那种香艳的感官刺激,起形象能给人更多的美妙联想。
“可怜寂寞春寒夜,抱影凝情却为谁?”上片歇拍二句是说,在这早春寒凝大地的清夜,可怜只有他一人伴着自己月下的孤影凝神伤情,除了她,他还会为谁萦损柔肠啊?
歇拍两句转回写现在,“可怜”二字感慨系之,统管两句。明明是自己苦苦追忆,相思郁陶,反以“却为谁”设问,词境也更进一层,婉曲有味。
“如此恨,奈何伊,露桃花底弄哀丝。”换头三句是说,如此憾恨,奈何伊人,露井边的桃花底下弹弄起丝竹发出悲哀的声音。
这两句意境从唐王昌龄《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顾况《瑶草春》诗“露桃秾李自成蹊,流水终天不向西”变化而出。(“露桃”,语本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谓露井边之桃。露井,没口盖的井)过片“如此”、“奈何”的妙对既有自然之趣,又具有新警之思,凡笔自不易到;而“露桃”的象征意象(与李树的伴生关系)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试将海水量深浅,却那东流无尽期。”末二句是说,试将海水来量别后思慕之情的深浅,无奈向东流去无尽期。
结拍两句以海水喻离别思慕之愁,显然是用唐李颀诗“请量东海水,看取深浅愁”的句意。而末句又与宋姜夔《鹧鸪天》词“肥水东流无尽期,当时不合种相思”深有渊源。这样的结尾,有几层意思:此情深邃如海水,广大亦如海水;此情不枯不竭,永远有一份追求的活力;但无奈事与愿违,人为世困,那种刻骨相思只能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苦恋。
附录:鹧鸪天
曾习经
鈿毂香车彼一时,黄昏璧月下琼枝。可怜寂寞春寒夜,抱影凝情却为谁?
如此恨,奈何伊,露桃花底弄哀思。试将海水量深浅,却那东流无尽期。
作者简介
曾习经(1867-1926)字刚甫,号蛰庵。广东揭阳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授户部主事,擢员外郎。历官度支部左参议、右丞,税务处、清理财务处提调,印刷局总办,宪政编查馆咨议官。称病辞官。入民国,不复出仕。早年负笈广雅书院,师从梁鼎芬。其诗与梁鼎芬、罗惇曧、黄节并称“岭南四家”,回曲隐轸,温厚清远,古诗托体晋宋。律师参用晚唐、北宋法。亦工词,宗五代北宋,韵致如万缕晴丝,袅空无尽。有《蛰庵诗》。词集名《蛰庵词》。
前一篇:《连城诀》读后感
后一篇:《甘州·又黄昏》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