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尊重自己的尺度
尊重自己的尺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6,243
  • 关注人气:5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月·读西湖志》赏析

(2025-03-26 18:43:47)
标签:

清词

黄人

湘月

读《西湖志》

湘月·读《西湖志》
黄人
波眸山黛,是夷光魂化,天然佳丽。桂子荷花频易主,湖水湖烟无际。人住图中,金销锅底,成就临安意。平章风月,朝廷大小谁计?
梦中索取江山,杭州作汴,凤阁龙楼起。未饮黄龙来白雁,半壁一孤舟寄。湖上骑驴,山头立马,残局真无味。夕阳回望,依然一碧天水。
旧时文人咏西湖,难免借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振奋为话题来发思古之幽情,慨古今之兴废,黄人此词也不例外。但黄人毕竟才大,妙笔生花,同样题材到了他手里,犹如五彩玻璃组成万花筒,奇幻莫测,别有滋味。而且,他的咏怀古事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表现出清代末年志士仁人救亡图强的爱国情怀。
词的上片从西湖的湖光山色入手。
“波眸山黛,是夷光魂化,天然佳丽。”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波光如明眸善睐,山色似秀眉描黛,是西子魂所化,天然美丽动人。
首句语出宋王观《卜算子·宋鲍浩然之浙东》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句,次句化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刻意表现西湖的美丽动人。“夷光”即春秋末期吴越争霸时的著名美女西施,旧题晋王嘉《拾遗记》:“越有美女二人,一名夷光,一名修明,以贡于吴。”此用西子“魂化”的奇喻,比苏轼的巧喻显然又有翻进一层的妙趣。
“桂子荷花频易主,湖水湖烟无际。”接着二句是说,桂子荷花频频易主,而一望无际的湖水烟笼雾罩,依然如故。
这两句从宋柳永《望海潮》词咏西湖的名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生发,以西湖富有象征性的鲜花频频易主,而湖水依然如故,来寄托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慨。
“人住图中,金销锅底,成就临安意。”这三句是说,人住在西湖美景中,西湖游乐的奢华就像那销金锅儿,成就了“临安”这两个字的字面意义。
回忆南宋时西湖上游乐繁盛的情景。“金销锅底”,指西湖游乐的奢华,宋亡后周密作《武林旧事》(武林即杭州),谓“西湖天下景”,“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儿’之号”。“成就临安意”,借临安(南宋建炎三年即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建为行在,绍兴八年即1138年定都于此)的字面意义(临平安之世)讽刺当时君臣之苟且偷乐。
“平章风月,朝廷大小谁计?”上片歇拍二句是说,彼时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赏风弄月,贪图享乐,哪里会计较小朝廷只拥有半壁江山?
“平章”,品评;“大小”,偏义在小。这是词人回顾历史发出的悲叹,也是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没落封建王朝发出的痛责。
下片换头承上,继续就南宋史实抒发感慨。
“梦中索取江山,杭州作汴,凤阁龙楼起。”换头三句是说,恢复江山只能是在梦中,将杭州当作北宋的都城汴州,统治者在杭州大兴土木。
宋林升《题临安邸》曾满怀怅恨地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未饮黄龙来白雁,半壁一孤舟寄。”这二句是说,没有收复中原却来了元军南侵,南宋小朝廷所剩的半壁江山也像风涛中的一叶孤舟。
那些像岳飞那样,抱有“直抵黄龙,与诸君痛饮耳”(《宋史·岳飞传》)的恢复愿望的志士,不是都赍志而没了吗?宋彭乘《墨客挥犀》:“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此处“来白雁”,是用《南村辍耕录》载宋末的谣谚“江南若破,白雁来过”在元伯颜(谐音白雁)麾军灭宋后被目为谶语的故事,指元军的南侵。
“湖上骑驴,山头立马 ,残局真无味。”这三句是说,志士仁人在西湖边上骑驴,北方游牧民族立马山头,回顾这段史实,真有“无味”之感。
“湖上骑驴,山头立马”,用韩世忠和金完颜亮事。《宋史·韩世忠传》载抗金名将韩世忠在岳飞被害后抗疏秦桧误国,为桧所抑,乃自请解枢密使之职,赋闲家居,“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游西湖以自乐,平时将佐罕得见其面”。《归潜志》载金主完颜亮“正隆(金年号,1156-1160)南征之维扬,望江左赋诗”,有“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之句。此处“骑驴”可视为指志士仁人抗争的失败,“立马”可视为指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胜利。
“夕阳回望,依然一碧天水。”末二句是说,在夕阳中回望,西湖风光依然水天一色。
结拍以景语收束,而情寓景中,余意不尽,真能发人深省。

附录:湘月·读《西湖志》
黄人
波眸山黛,是夷光魂化,天然佳丽。桂子荷花频易主,湖水湖烟无际。人住图中,金销锅底,成就临安意。平章风月,朝廷大小谁计?
梦中索取江山,杭州作汴,凤阁龙楼起。未饮黄龙来白雁,半壁一孤舟寄。湖上骑驴,山头立马,残局真无味。夕阳回望,依然一碧天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