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落花飞絮茫茫》赏析
(2025-01-09 18:14:49)
标签:
清词文廷式水龙吟感叹 |
水龙吟
文廷式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都未称,平生志。
我是长安倦客,二十年、软红尘里。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待骖鸾归去。层宵回首,又西风起。
这首词,兼有东坡之清旷与稼轩之雄豪。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落花飞絮飘扬茫茫无归处,古往今来的人们又有多少数不清的愁绪。
词的起调两句气象苍茫,包罗古今。“落花”、“飞絮”在诗词中自来是愁绪的象征。这首词首句则在“落花飞絮”后加“茫茫”两字,以见在空间上此愁之笼罩大千、茫茫无际;此句承以“古来”两字,以见在时间上此愁之从古到今、无时不有;更以“多少”两字,以见在数量上此愁之不知多少、不可计量。两句合起来看,虽与李煜《虞美人》起调“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词意有所不同,但就词境之广阔而言,足以两相媲美。
上片起调后的十句,收到作者此际对此愁的感受。
“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接着三句是说,蛛丝布满窗隙,窗外狂风骤起,这人世间已变了天地。
这三句感叹世事变化之疾。联系晚清时局,鸦片战争以来,从闭关自大的天朝变为任列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运之沉沦似只是一瞬间事。
“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这三句是说,大梦醒来,对镜自照,两鬓白发已生。
这三句,悲慨年华逝去之速。“二毛”,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杜预注:“二毛”,头白有二色。可与此三句参读的有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晚年所写《秣陵道中口占二首》之一:“经世才难就,田园路欲迷。殷懃将白发,下马照青溪。”两人时隔八百余载,而写此词、此诗时的性情是相似的。
“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都未称,平生志。”歇拍四句是说,平生志向难酬,拥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又有什么意义。
歇拍四局则进一步表达其平生志愿百无一酬的悲哀。作者治学,勤读乙部,又研究洋务,广览数学、化学、物理、天文、军事、海防之书,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受到德宗赏识后,正谋求一展其抱负,而不幸为顽固势力所排斥,永难东山再起,“都未称,平生志”,正道出这一终身憾恨。
“我是长安倦客,二十年、软红尘里。”过片二句是说,我是那长安城中倦客,红尘辗转二十年仍碌碌无为。
过片两句中的“长安”、“软红尘里”,自指北京。这两句承上启下,寄慨无穷。其二十年政治生涯的起伏浮沉及其志业无成的失落感与空虚感,均蕴含其中。
“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这三句是说,万千愁绪在心头却无言,只独对青灯,神游天际。
前两句,是其身为逐臣后的处境和心情的写照;后一句是在此处境和心情下,意欲冲破尘网、超脱世事而生发的“游仙”之思。
“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这三句,即其神游中幻现的非复尘寰的世界。与多数游仙之作所描画的仙境同中有异,这三句所造之境更带有海市唇楼的虚无缥缈的色彩。
“待骖鸾归去,层宵回首,又西风起。”末三句是说,仙人驾驭鸾鸟云游而去,在空中回望,西风又起来了。
结拍三句所流露的则是終不能忘情人间的依依回首之情。
附录:水龙吟
文廷式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都未称,生平志。
我是长安倦客,二十年、软红尘里。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待骖鸾归去,层宵回首,又西风起。
注释
游丝: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
惊飙:突发的暴风;狂风。
二毛生:长出白发。
骖鸾:仙人驾驭鸾鸟云游。
前一篇:《翠楼吟·石马沉烟》赏析
后一篇:《忆旧游·秋雁》赏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