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送伯愚》赏析
(2024-12-19 12:55:39)
标签:
清词盛昱八声甘州赠别 |
八声甘州·送伯愚都护之任乌里雅苏台
盛昱
蓦横吹、意外玉龙哀,乌苏里雅台。看黄沙毳幕,纵横万里,揽辔初来。莫但访碑荒碛(同人属拓《阙特勤碑》),尔是勒銘才。直到乌梁海,蕃落重开。
六载碧山丹阙,几商量出处,拔我蒿莱。怆从今别后,万卷一身埋。约明春、自专一壑,我梦君、千骑雪皑皑。君梦我、一支楖栗,扶上岩苔。
这是一首赠别之作
。“伯愚”为志锐的号,姓他塔拉氏,隶满洲镶红旗。志锐属光绪朝主战派,与盛昱等以风节砥砺。尝奉命募勇设防,练兵于热河。其后,主战派失势,他被贬为乌里雅苏台(即今蒙古扎布哈朗特)参赞大臣。王鹏运、文廷式、沈曾植等都填词送别。盛昱与志锐交厚,遂以《八声甘州》相赠。
“蓦横吹、意外玉龙哀,乌苏里雅台。”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伯愚刚到乌苏里雅台,骤闻玉笛横吹,乐音凄绝。
起句从伯愚远赴朔漠落笔,乃是设想之辞。“蓦”和“意外”均指发生变故,事出想象之外。“玉龙”指笛。这三句从感情上设色,隐括朝廷朝令夕改的荒唐,也暗寓心存社稷却又无路请缨的失落之感。
“看黄沙毳幕,纵横万里,揽辔初来。”接着三句是说,黄沙漫漫,毡帐处处,万里驰驱,登车揽辔初次到达。
这三句从所闻转写所见,从所听到的音乐转向所见之景,写朔漠景象给初来者的第一印象。而“揽辔”一词更暗用《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之典,以表词人对作者的敬佩。
“莫但访碑荒碛,尔是勒銘才。”这二句是说,你不要仅限于访碑、拓碑之类琐碎之事,你应该是能为国家建立功勋赢得刻石纪念荣誉的英才。
这两句借机生发。行前同人嘱托伯愚代为拓《阙特勤碑》,词人称伯愚为“勒銘才”。《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击北匈奴,大破敌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此处“勒銘”,正是希望伯愚能成为当代像窦宪那样为国立功的英雄。唐玄宗《幸蜀西至剑门》诗“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为此句所本。伯愚之左迁发生在光绪二十年(1894)冬,正值甲午战争中国失利之时,朝廷中主战派受挫,伯愚也远谪边庭。然而,词人坚信伯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必将有所建树,也将因此而勒石记功,名垂青史。
“直到乌梁海,蕃落重开。”上片歇拍二句是说,直到乌里雅苏台,妥善处理好边事,使得边庭获得安定。
歇拍两句委婉地预言其建立勋业之事。“乌梁海”即兀良哈,蒙古部落名,明时置朵颜、福余、泰宁三卫,称兀良哈三部,地在今蒙古国及我国黑龙江一带,此指乌里雅苏台。“蕃落重开”,谓他将在这些边缘之地开创新的安邦定边事业。“蕃落”,谓外族部落。
下片写彼此间的友情及别后的思念。
“六载碧山丹阙,几商量出处,拔我蒿莱。”换头三句是说,六年来无论在野在朝,谈论仕隐进退,在普通人中提拔了我。
这三句言同伯愚的相处、相知。“六载”,指光绪十五年(1889)作者去官闲居至作此词之年。“碧山丹阙”谓在野在朝。“商量出处”,谓谈论仕隐进退之事,《周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伯愚关心朝政,数上书言事,擢礼部右侍郎。“几商量出处”即指彼此之间以风节相砥砺的交往。“拔我蒿莱”句表达对伯愚的感激之情。以上追述彼此交谊,下转为诉别情。
“怆从今别后,万卷一身埋。”这二句是说,从这沉痛的离别之后,自己将沉湎于万卷书籍之中。
“约明春、自专一壑,我梦君、千骑雪皑皑。”这二句是说,我决心于来年春季隐居,我梦中的你身处绝塞,簇拥千骑人马,正在漫天大雪中巡行边境。
“一壑”,一丘一壑的缩语,语出《汉书·叙传》“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此亦取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句意。篇末以“我梦君”、“君梦我”,天南地北,两地相思作结。志同道合的朋友解佩出朝,会面难期,如何能不思念?
“君梦我,一支楖栗,扶上岩苔。”末三句是说,你也梦到我,一支手杖支撑着走在岩苔上。
他也坚信伯愚会梦到自己,然而自己已是隐逸林泉的山野之人。“楖栗”是可做手杖之木,常代指木杖,如陆游《小园》诗“倦就盘陀坐,闲拈楖栗行”,此言其归隐林壑的形象。在远隔万里的梦境中,在两个形象的反差中,留给人们无限遐想。
附录:八声甘州·送伯愚都护之任乌里雅苏台
盛昱
蓦横吹、意外玉龙哀,乌里雅苏台。看黄沙毳幕,纵横万里,揽辔初来。莫但访碑荒碛(同人属拓《阙特勤碑》),尔是勒銘才,蕃落重开。
六载碧山丹阙,几商量出处,拔我蒿莱。怆从今别后,万卷一身埋。约明春,自专一壑,我梦君、千骑雪皑皑。君梦我、一支楖栗,扶上岩苔。
注释:
阙特勤碑:突厥刻碑。清光绪十五年(1889)发现于鄂尔浑河上游的喀拉和林遗址附近。“阙”是人名(或说为尊称),特勤是突厥贵族的称号。碑立于唐开元二十年(731),碑文有突厥文和汉文两种。汉文为唐玄宗手书。
作者简介
盛昱(1850~1899)字伯熙,一作伯羲。满洲镶白旗人,清宗室。清光绪三年(1877)进士。授编修。历官中允、侍讲、庶子、祭酒。殿试山东,引疾归。风雅好文,喜奖掖后进。其诗与宗室宝廷齐名,兴趣不及宝廷,而书卷气则过之。古体奇伟警拔,近体浏亮隽逸。又工词,豪放似辛弃疾,清雄出苏轼。有《郁华阁遗集》、《意园文略》。编有《八旗文经》。词在《遗集》中。
前一篇:《八声甘州·强邀人》赏析
后一篇:《渡江云·赠文道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