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渡江云·大江流日夜》赏析

(2024-11-09 18:46:39)
标签:

清词

谭献

渡江云

大观亭

渡江云
谭献
大观亭同阳湖赵敬甫、江夏郑赞侯
大江流日夜,空亭浪卷,千里起悲心。问花花不语,几度轻寒,恁处好登临?春幡颤袅,怜旧时、人面难寻。浑不似、故山颜色,莺燕共沉吟。
销沉。六朝裙屐,百战旌旗,付渔樵高枕。何处有、藏鸦细柳,系马平林?钓矶我亦垂纶手,看断云、飞过荒浔。天未莫,帘前只是阴阴。
大观亭在安徽怀宁县西正观门外,“大观远眺”为怀宁十二景之一,登亭眺望,长江之水一泻千里,渺茫浩瀚,舸舰迷津。此处上拒武昌、九江,下扼安庆、铜陵,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太平军曾与清兵在这一带大战。词题中的赵敬甫名熙文,郑赞侯名襄。赵氏曾入江南大营幕,词人与其同登大观亭,自然感慨良多。
“大江流日夜,空亭浪卷,千里起悲心。”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大江日夜奔流,大观亭旁浪涛翻卷,千里之外的我心头涌起悲伤的感觉。
上片开头即取用南朝齐谢眺《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首句“大江流日夜”,由此自然发出“千里起悲心”之慨,而此句也与谢眺诗次句“客心悲未央”机杼略同。
“问花花不语,几度轻寒,恁处好登临?”接着三句是说,泪眼问花花不语,在几度轻寒的气候条件下,此处有什么好登临的呢?
这里又化用前人成句,宋欧阳修《蝶恋花》云:“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词人没有将“泪眼”一词写入词中,但化用前贤的词句脍炙人口,却自然地对读者起了一种暗示作用。
“春幡颤袅,怜旧时、人面难寻。”这二句是说,春旗在风中飘舞,怜惜旧时的相好,人面难寻。
“春幡”即春旗,旧俗于立春日挂春幡作为春至的象征,作者借此景点出了具体的时间。“怜旧时,人面难寻”用了唐崔护《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典故,指男女相识随即分离。
“浑不似、故山颜色,莺燕共沉吟。”歇拍二句是说,现在的群山也完全不像昔日青翠欲滴的峰峦,那时还有“莺燕”般可爱的情人一起吟风弄月。
同时“莺燕”又可以用来比喻春光物候,元张养浩《寒食游廉园》诗:“花柳巧为莺燕地,管弦遥递绮罗风。”因此,“莺燕共沉吟”又可理解为在大好春光里吟咏流连。
下片以“销沉”二字作过片的转捩,由写眼前之景、昔日之情与个人情怀过渡到写时世之感。
“销沉。六朝裙屐,百战旌旗,付渔樵高枕。”换头四句是说,这一切都过去了。六朝时那些修饰华美的裙屐少年、百战功成的猛将演绎故事的地方,如今都成了渔人樵夫高卧的荒凉之处。
“何处有、藏鸦细柳,系马平林。”这二句是说,到哪里再去寻找那些藏鸦的平林、系马的细柳呢?
“藏鸦细柳、系马平林”是谭献活用典故的佳例。“细柳”、“平林”均为地名,细柳在今陕西咸阳西南,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于此,史称细柳营。隋明余庆《从军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平林,本汉随县(今属湖北)地,晋置平林县,王莽时当地人陈牧、廖湛等率众起事,号平林兵。两地都与历史上的战争有关。但“细柳”又可直解为纤细的柳条,“平林”又可直解为平原上的树林。李白《菩萨蛮》词:“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杜甫《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如此看来,这两句感慨时事的情味是很浓釅的。
“钓矶我亦垂纶手,看断云、飞过荒浔。”这二句是说,我也是一个善于钓鱼的高手,看孤立的片云,飞过荒凉的水边。
回应前文“渔樵高枕”,化用唐杜牧《途中一绝》“惆怅江湖钓竿手,却遮西日向长安”句意,也是抒发作者自己内心的幽忧愁闷。“短云”,孤立的片云。“荒浔”,荒凉的水边。
“天未莫,帘前只是阴阴。”末二句是说,天并未入暮,只不过是暂时阴沉罢了。
结拍笔势略振,作者表达了失望中的希望。“莫”同暮。

附录:渡江云
谭献
大观亭同阳湖赵敬甫、江夏郑赞侯
大江流日夜,空亭浪卷,千里起悲心。问花花不语,几度轻寒,恁处好登临?春幡颤袅,怜旧时、人面难寻。浑不似、故山颜色,莺燕共沉吟。
销沉。六朝裙屐,百战旌旗,付渔樵高枕。何处有、藏鸦细柳,系马平林?钓矶我亦垂纶手,看断云、飞过荒浔。天未莫,帘前只是阴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