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霁·基隆秋感》赏析

(2024-10-18 18:06:36)
标签:

清词

张景祁

秋霁

基隆秋感

秋霁·基隆秋感
张景祁
盘岛浮螺,痛万里胡尘,海上吹落。锁甲烟销,大旗云掩。燕巢自惊危幕。乍闻唳鹤,健儿罢唱从军乐。念卫霍,谁是汉家图画壮麟阁?
遥望故垒,毳帐凌霜,月华当天,空想横槊。卷西风、寒鸦阵黑,青林凋尽怎栖托?归计未成情味恶。最断魂处,惟见莽莽神州,暮山衔照,数声哀角。
在光绪十年(1884)的中法海战中,清军曾击伤法国军舰两艘;法军进攻台湾基隆炮台时,清军曾将其击退,毙伤多人,并缴获大炮四门。清军不是毫无战斗力,但由于朝廷求和妥协,将领昏庸无能,致使福建水师在马尾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基隆亦终告失守。其时张景祁宦游台湾,对此深感切肤之痛,《曲江秋·马江秋感》和此词都是直接针对上述事件而发。
“盘岛浮螺,痛万里胡尘,海上吹落。”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台湾岛如水中浮螺,万里胡尘居然也吹落于此。
亦即远在地球另一面的法国,居然对中国的神圣领土兵刃相加,词人未用“惊”字表示惊奇,因为此前有过道光二十年(1840)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咸丰六年(1856)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见怪不怪了;而用一“痛”字,一则对侵略者,一而再、再而三的恶行表示痛恨,一则着重表现对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沉痛心情。
“锁甲烟销,大旗云掩,燕巢自惊危幕。”接着三句是说,没有经过像样的战斗就已经落败,大旗被乌云遮住,决策层不攻自乱。
“乍闻唳鹤,健儿罢唱从军乐。”这二句是说,风声鹤唳,将士们闻风丧胆。
侵略者并非战无不胜,中国军队也并非不堪一击,之所以落败,完全出于先自乱了手脚,吓破肝胆,“自惊”、“乍闻”在两个用典句中,活画出清军指挥决策层不攻自乱、闻风丧胆的丑恶而可怜的嘴脸。批判的着重点在此,沉痛心情的根源也在此。上片可以说是由一个“痛”字贯穿,痛恨凶恶的侵略者,而对于国中居然有如此使堡垒从内部被攻破的蛀虫(而且是掌权决策的),更是痛恨乃至愤怒。
“念卫霍,谁是汉家图画壮麟阁?”上片歇拍二句是说,怀念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谁能够入选麒麟阁的汉家功臣图像?
“遥望故垒,毳帐凌霜,月华当天,空想横槊。”换头四句是说,遥望家乡,营帐上覆盖着浓霜,月亮当空照,想起了不可一世的曹操横槊赋诗。
“卷西风、寒鸦阵黑,青林凋尽怎栖托?归计未成情味恶。”这三句是说,西风刮起,寒鸦黑阵阵的,青色的树叶凋落殆尽往哪里去栖息?要回故乡,却有家难归心情糟糕。
作者是大陆(浙江钱塘)人,身在被侵略的台湾,徒有报国志之而无门,“空想横槊”。要回故乡,却又“归计未成情味恶”。报国无门,无法尽忠;有家难归,难以尽孝。旧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尚可选取其一;词人此时竟至无可奈何的地步,于家于国,于公于私,一无可用之地,试想七尺男儿身临此景,“情味恶”是再也无法摆脱了。不能有所行动,想象总是可以的吧,然而出现在脑海心头的,却又只是“西风”、“寒鸦”、“青林凋尽”,一片凄凉景象。
“最断魂处,惟见莽莽神州,暮山衔照,数声哀角。”末四句是说,最令人断魂的是,惟见茫茫祖国大地夕阳照着远处山峰,数声令人悲哀的笳角响起。

附录:秋霁·基隆秋感
张景祁
盘岛浮螺,痛万里胡尘,海上吹落。锁甲烟销,大旗云掩,燕巢自惊危幕。乍闻唳鹤,健儿唱罢从军乐。念卫霍,谁是汉家图画壮麟阁?
遥望故垒,毳帐凌霜,月华当天,空想横槊。卷西风、寒鸦阵黑,青林凋尽怎栖托?归计未成情味恶。最断魂处,惟见莽莽神州,暮山衔照,数声哀角。
注释
基隆:地名,台湾北端港口城市。
燕巢: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危幕之上。”
唳鹤:《晋书·谢玄传》载:前秦苻坚大军进击东晋, 败于淝水,溃逃时“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晋军)已至”,为之心惊胆战。
卫霍: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
麟阁:即麒麟阁,汉代绘画功臣图像之处。
横槊:谓威武不可一世。苏轼《前赤壁赋》写曹操挥军南下伐吴时,“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