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云气压虚栏》赏析
(2024-09-07 14:16:20)
标签:
清词蒋春霖浪淘沙伤春 |
浪淘沙
蒋春霖
云气压虚栏,青失遥山。雨丝风絮一番番。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
花发已无端,何况花残?飞来蝴蝶又成团。明日朱楼人睡起,莫卷帘看。
蒋春霖对春天、尤其对残春似乎有着特殊的感触,这首《浪淘沙》,至少从表面上看,仍是伤春之作。
上阕写出了一幅不常见的暮春景色。
“云气压虚栏,青失遥山,雨丝风絮一番番。”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低低的云气压进稀疏的栏杆,远处的青山已经看不见。一场场雨丝轻轻地飘。
前三句措辞相当考究,显然是经过精心的锤炼。虚栏,指较为稀疏的栏杆。“云气”原是无形漂浮之物,而今天,它却沉重地压在作者所处的楼头栏杆之上,压得人心情郁闷。因为云气迷濛,远山失去了青翠之色;自然,作者的心情也变得若有所失了。雨如密丝,风如团絮,只管一次次光顾、一回回带来凉寒,这更是令人不快。
“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上片后二句是说,上巳清明都已过去了,我感到的只是袭人的春寒。
原该是烟花三月的暮春时光,可有了上面之多的不常见、不正常之景,该有的也没了,有的只是不该有的无限春寒。
“花发已无端,何况花残?飞来蝴蝶又成团。”换头三句是说,花开时候已觉得无奈,何况现在花已凋残?偏又有成团的蝴蝶,飞绕在残花败朵之间。
换头仍写春末之景,却从春初提起。“无端”,犹言无奈。春来花开,本是高兴之事,为何当初便觉得无奈呢?这看似奇怪,实不奇怪。作者是一深心之人,亦是一伤心之人,看到花开,便想到花落,见到花之争艳,便想到它的凋谢而预为之悲。花发时间犹无奈,到了果然花残花落之际,则作者之伤怀如何,就不必再说了。然而,那些无知无识的蝴蝶,全不知花有盛衰之分,面对残花败朵,还以为春光依旧。它们不是一片片地飞舞,却闹嚷嚷地挤成一团,围着残花欣欣然、喜洋洋,似乎在享用什么盛宴。非但如此,它们今日一团、明日又是一团,飞来个不休,着实令人不快。
“明日朱楼人睡起,莫卷帘看。”末二句是说,红楼的人睡起后,还是不要卷起帘子看。
春光将尽而无为之哀婉者,这令别有怀抱的伤心人——作者,实在不忍复睹。“朱楼人”,作者自谓。既然看了伤心,又无力回天,那明天就是一觉睡起,也还是躲在小楼中的好,不用卷起帘子再看了。一结悲咽之至。
附录:浪淘沙
蒋春霖
云气压虚栏,青失遥山。雨丝风絮一番番。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花发已无断,何况花残?飞来蝴蝶又成团。明日朱楼人睡起,莫卷帘看。
注释
番番:一次又一次。
上巳: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古代郑国风俗,三月上巳,至臻、洧二水执兰招魂,祓除不祥。
无端:无故。
前一篇:《柳梢青·芳草闲门》赏析
后一篇:《唐多令·枫老树流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