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天乐·甲申守岁有感》赏析

(2024-09-03 18:37:37)
标签:

清词

端木埰

齐天乐

甲申守岁有感

齐天乐·甲申守岁有感
端木埰
万家香霭腾金阙,余寒酿成春意。爆竹催年,铭椒献岁,又是阳和将至。流光逝水。怅催老英雄,者般容易。后饮屠苏,有人犹抱少年志。
平生豪气未减,记萧斋读月,长剑孤倚。碧海屠鲸,青田饲鹤,少日心情空记。新来更喜。幸留得儿时,夜灯书味。为问楳华,可容同调比?
由词题,知此词乃写于光绪十年甲申(1884)岁末守岁之时,故全词意绪全由守岁而起。
上片写守岁迎春的种种气象及由此而引起的叹逝悲老的情绪。
“万家香霭腾金阙,余寒酿成春意。”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百姓家家点起香烛迎春守岁和皇家一样同庆,余寒催引出春气。
“金阙”,指皇宫;“腾”字将万家与皇室相连,写出举国上下欢腾景象。因是岁末,故云“余寒”,妙就妙在由寒意催出春气,点出守岁意味,一个“酿”字用得恰到好处。
“爆竹催年,铭椒献岁,又是阳和将至。”接着三句是说,除夕燃放爆竹,在正月初一传献椒盘,又是一个新年的春天将至。
这两句进一步铺叙春意。燃放爆竹,为民间贺岁迎春习俗,传献椒盘,亦为正月初一节庆惯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杜甫《杜位宅守岁》:“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铭”,谓铭盘,“铭椒”,铭盘中的花椒,作调味用的香料。《尔雅翼·释木》:“后世率以正月一日,以盘进椒,饮酒则撮寘酒中,号椒盘焉。”“又是阳和将至”,一个“又”字,说明年年守岁,岁岁迎新。此句在上片中起转折作用,春天的温煦将至,人们可以向往来岁新的景象,也可能由年复一年的周而复始而引起的伤感意绪。接下来,便是由此而引起的叹逝的情绪。
“流光逝水。怅催老英雄,者般容易。”这三句是说,时光如梭,即便英雄,也难抵时光的消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得非常容易。“者般”即这般。
“后饮屠苏,有人犹抱少年志。”上片歇拍二句是说,最后畅饮屠苏酒,有人仍有着少年时代的志向。
翻过一层,暗用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但把穷愁搏常健,不辞最后饮屠苏”句意,谓己壮志犹存。不说“我今犹抱少年志”,颇见措辞之妙。二句笔势振起,又是一层转折。“屠苏”,即屠苏酒,古代风俗,逢正月初一饮用,见《荆楚岁时记》。
“平生豪气未减,记萧斋读月,长剑孤倚。”换头三句是说,平生豪气丝毫未减,记得萧斋赏月,独自手持长剑。
换头承上,写自己的志向不凡。“豪气未减”,语出《三国志·陈登传》“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未除”。“萧斋”,语出李肇《唐国史补》“李约竭产自江南买归东洛,匾于小亭以玩之,号为‘萧斋’”,后世用之,则取萧条之义。“读月”谓赏月,炼字极精警有味。“长剑孤倚”,则用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的常典,兼取李白《司马将军歌》“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句意,与下句勾连。
“碧海屠鲸,青田饲鹤,少日心情空记。”这三句是说,意欲碧海屠鲸,又想青田饲鹤,少年时期的种种幻想期待只余下一些记忆而已。
进一步铺写少年时期的壮志,“碧海屠鲸”,由杜甫《戏为六绝句》“未掣鲸鱼碧海中”变化而来,表达少年时期的雄心壮志。“青田饲鹤”则显现一种闲情。青田鹤,典出南朝宋郑缉之《永嘉郡记》:“有洙沐溪,去青田九里。此中有一双白鹤,年年生子,长大便去,只余父母一双在耳,精白可爱,多云神仙所养。”这句同清前期曹寅《游仙诗》“借得青田鹤一双,闲乘花月玩春江”,说的是同样的意思。
“新来更喜。幸留得儿时,夜灯书味。”这三句是说,送旧迎新感到有所喜者,还在于守儿时挑灯夜读之志,并未荒废学业。
“为问楳华,可容同调比?”末二句是说,问夜窗边向人绽放的梅花:挑灯夜读,如此清雅之事,是否有与之同调者可以相比?
“楳华”,即梅花,“楳”为梅的异体字。
这首词,抒情细微婉转,意象优雅富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附录:齐天乐·甲申守岁有感
端木埰
万家香霭腾金阙,余寒酿成春意。爆竹催年,铭椒献岁,又是阳和将至。流光逝水。怅催老英雄,者般容易。后饮屠苏,有人犹抱少年志。
平生豪气未减,记萧斋读月,长剑孤倚。碧海屠鲸,青田饲鹤,少日心情空记。新来更喜。幸留得儿时,夜灯书味。为问楳华,可容同调比?
作者简介
端木埰(1815~1887)字子畴。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清道光优贡。议叙知县,未赴。大学士祁寯藻荐于朝,授内阁中书。丁忧归。服除,补典籍,充会典馆总纂官。擢侍读,未及开缺,引疾归,旋卒。弱龄赋诗,已有思深意远之句。尤擅倚声,尝与人结听松词社。好南宋王沂孙,词集之名亦与碧山相关。有《初次启蒙》、《赋源》。编有《宋词赏心录》。词集名《碧瀣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