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天乐·十八滩舟中夜雨》赏析

(2024-08-25 13:47:23)
标签:

清词

陈澧

齐天乐

十八滩舟中夜雨

齐天乐·十八滩舟中夜雨
陈澧
倦游谙尽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碎点飘灯,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一夜萧萧,闹人最是绕堤树。
清吟此时正苦。渐寒生竹簟,秋意如许。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归期又误。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镜里明朝,定添霜几缕。
十八滩位赣江在江西赣县、万安境内的河段,以急滩密布著称。着此一地名,已觉行路难之意,况复客舟夜雨,能不感慨万千!词作深刻地表现了这种特定处境中的客子愁怀。
“倦游谙尽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我厌倦了游宦的生活,也深谙奔波江湖的苦味,在这秋雨绵绵之夜,独自睡在船里。
上片因题起句,“倦游”、“江湖味”扣“十八滩”,“孤篷”扣“舟中”,“眠秋雨”扣“夜雨”;一个“尽”字、一个“又”字,则再现了题中所含雪上加霜的况味,同时也令起了全篇对“雨”的着力刻画。由于是“眠秋雨”,所以首先是船舱内的印象:
“碎点飘灯,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细碎的雨点飘在灯上,繁杂的雨声落在枕旁,使人无法进入归乡梦里。乡梦既已无法续成,词人的注意力便为舱外的夜雨所吸引。
“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这三句是说,幽怨的蟋蟀默默不语,只因风雨中折断的芦苇叶,在烟雾凄迷的小舟上摇曳。
“一夜潇潇,闹人最是绕堤树。”上片歇拍二句是说,最闹人的绕堤的树上,潇潇雨声彻夜不息。
夜雨主宰了十八滩的旅程。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夜潇潇”的秋雨中,不可能辨识“断苇荒芦”、烟渚堤树之类的外部景物,词人的铺写,其实只是舟中听雨,由听觉产生的联想。但这种联想,却加倍渲染出了夜雨的氛围和效果,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下片继续宕开。
“清吟此时正苦。渐寒生簟竹,秋意如许。”换头三句是说,渐觉竹席上生出寒气,秋意竟是这样苦凄。
一个“渐”字与“一夜潇潇”前后呼应,标志长夜的苦捱已近尾声;而“寒声竹簟”由听觉过渡到触觉,也暗示了“夜雨”形势的变化。身心交加的寒意使词人势必不能继续躺卧下去,于是起身推篷出望。
“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这三句是说,古老的驿站更声稀疏,危险的十八滩水流很急,这些合起来化作天边游子的离情别绪。
此时已将拂晓,雨势已刹,但岸上古驿的残更,船过危滩的急流,都是“一夜潇潇”的雨意的延伸。它们唤起了“天涯离绪”。
“归期又误。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这三句是说,唉,回乡的日期又被耽误。远望大庾岭一片模糊,岭上笼罩着湿云无数。
由归期又误的感慨,引出了词人回身南望粤中家乡的举动。
“镜里明朝,定添霜几缕。”末二句是说,明天对镜自照,定会发现又添白发几缕。
故人颇多一夜愁白头发的先例,这一结笔,正是对一夜煎熬的总结。

附录:齐天乐·十八滩舟中夜雨
陈澧
倦游谙尽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碎点飘灯,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一夜潇潇,闹人最是绕堤树。
清吟此时正苦。渐寒生竹簟,秋意如许。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归期又误。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镜里明朝,定添霜几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