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柯子·山行》赏析

(2024-07-20 13:38:10)
标签:

清词

顾春

南柯子

山行

南柯子·山行
顾春
絺绤生凉意,肩舆缓缓游。连林梨枣缀枝头,几处背阴篱落挂牵牛。
远岫云初敛,斜阳雨乍收。牧踪樵径细寻求,昨夜骤添溪水绕村流。
作者顾春,号太清,满族人。是乾隆皇帝的玄孙贝勒奕绘之侧室。才丰貌美,词妙诗工,颇为世人所重。在清代满族词人中,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誉。其词雍容华贵,具有一种富贵气象。这首词是秋日游山的写景之作。
“絺绤生凉意,肩舆缓缓游。”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葛布所制的暑服穿在身上有些凉意,坐在肩舆之上缓缓地游山赏景。
开头二句,交代了游山的季节、方式与情态。“絺绤”,葛布所制之服,絺绤为暑服。顾太清游山时穿絺绤而生凉意,可见其游山季节当为初秋。肩舆为游山时的代步工具,其形制为二长竿之间,安置坐人的软椅,其上有覆盖遮蔽物者为“桥舆”;无覆盖遮蔽物者为“肩舆”。顾春游山赏景,所乘者自然是无遮蔽物的“肩舆”。秋日游山,其事鲜见,而由役夫抬着游山,则更少见。不仅如此,为了流连风景,饱览秋光,她命肩舆之皂隶慢慢走,自己可以缓缓游,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一位坐在肩舆之上,怡情山水,意兴悠然的贵妇形象,赫然可见。
“连林梨枣缀枝头,几处背阴篱落挂牵牛。”三四句是说,梨林、枣林连成一片,青色的梨、红色的枣缀满枝头;几处北面篱落挂满鲜艳的牵牛花。
这两句是山村所见,表现颇具匠心,写秋景、秋花,错落有致:一为木本,一为藤本;一为远望“连林”,一为近观“几处”;一为果实“缀枝头”,一为藤花挂“篱落”。写果又进一步交代了游山季节,写花则暗示了游山之日的清和天气。“背阴”(北面)一语,不仅写出了牵牛花之生长处所与喜阴习性,还点明了山村坐北向南的方位与村南的灿烂阳光。
词的下片,是从空间的高下落墨。
“远岫云初敛,斜阳雨乍收。”下片前二句是说,远处高峰低谷之间,云雾刚刚消散。而那斜阳照射之处,雨脚骤然收住。
这两句是远望高空景象。两句词中的事物分为四组,即“远岫”和“云”;“斜阳”和“雨”,均为一种因果关系。“初敛”与“乍收”这两个描写“云”“雨”情状的词语,是这两句词的点睛之笔。正因为使用了这两个情状性的词语,才描绘出远空瞬息变幻、姿态万千的景象。句中的“斜阳”,不仅写出了远空的晴雨变化,还交代了游山时间的推移,已由“背阴”的上昼进至傍晚了。
“牧踪樵径细寻求,昨夜骤添溪水绕村流。”末二句是说,放牧的踪迹和樵采的小径仔细寻求,昨天夜雨洗刷山峦,增添了丰沛的溪水绕着山村流动。
结两句写近处地面景象。“牧踪”和“樵径”是游山经历的总括,凡是放牧、樵采之地,词人均细寻求,表现出特有的情趣与兴味。结拍更意味深长,词人不仅登山,还曾临水。丰沛的溪水是“昨夜骤添”的。夜雨洗刷的山峦,似乎是为了迎接游人的到来,欣赏这禾丰果熟的丰收年景。全词既明丽清新,又质朴雅淡;既旨明意显,又韵味悠长。

附录:南柯子·山行
顾春
絺绤生凉意,肩舆缓缓行。连林梨枣缀枝头,几处背阴篱落挂牵牛。
远岫云初敛,斜阳雨乍收。牧踪樵径细寻求,昨夜骤添溪水绕村流。
作者简介
顾春(1799~1876)字子春,一字太清,号云槎外史,自署太清春、西林春,西林觉罗氏,养于顾氏,遂姓顾。满洲镶蓝旗人。贝勒奕绘侧室。与夫唱酬甚相得。清道光十八年(1833)夫卒后,为府中嫡长子所不容,遭逐,僦居西城养马营。晚年以子贵,起居遂得如意。诗有风致,格高笔健,意无不达。词深稳沉着,佳处在气格不在字句,论者有“男中成容若,女中顾太清”之评。有《天游阁集》。词集名《东海渔歌》。今人辑有《顾太清奕绘诗词合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