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乳燕飞·读红楼梦》赏析

(2024-07-19 14:16:55)
标签:

清词

吴藻

乳燕飞

读红楼梦

乳燕飞·读红楼梦
吴藻
欲补天何用?尽销魂、红楼深处,翠围香拥,騃女痴儿愁不醒,日日苦将情种。问谁个、是真情种?顽石有灵仙有恨,只蚕丝烛泪三生共。却勾了,太虚梦。
喁喁话向苍苔空。似依依、玉钗头上,桐花小凤。黄土茜纱成语谶,消得美人心痛。何处吊、埋香故冢?花落花开人不见,哭春风、有泪和花恸。花不语,泪如涌。
自曹雪芹小说《红楼梦》问世以来,后人的论著可谓不胜枚举。吴藻以词的形式写下她对这部作品的读后感,颇为新颖别致。
“欲补天何用?尽销魂、红楼深处,翠围香拥。”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要想补天又有何用?日日销魂在红楼深处,温柔富贵乡中。
首句说女娲炼石补天,剩下一块石头,弃置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小说以此神话传说为缘起,隐寓一定的意思:一、天已残破的现实;二、补天的愿望;三、无才补天的遗憾。句中“欲”与“何用”搭配,点出曹雪芹的愿望和遗憾,并以反问句加强语气,造成一种突兀不凡的气势。“尽销魂”二句,交待小说的生活场景。偌大的贾府,及府中数百人的日常起居,小说可以娓娓道来,词只能点到为止。“翠围香拥”,略同于“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之意。“尽销魂”三字隐隐透露出豪门贵族穷奢极欲、肆意享乐的生活方式。
“騃女痴儿愁不醒,日日苦将情种。问谁个、是真情种?”接着三句是说,傻女痴儿愁绪不醒,日日苦苦把情种下。问谁才是真正的情种?
这三句方才转入正题。吴藻抓住小说爱情悲剧的主题,拈出一个“情”字,构成本词的核心。为此,不惜以浓笔重彩反复渲染,“騃”、“痴”,从性质上讲;“愁”,从情绪上讲;“不醒”,从程度上讲;“日日”,从时间上讲;“苦”,从滋味上讲,取得众星拱月的效果。两小无猜,然而“情”已播种。谁是情种?这一设问收束人们的视线,聚焦于一点。
“顽石有灵仙有恨,只蚕丝烛泪三生共。勾却了,太虚梦。”上片歇拍四句是说,顽石具有灵性,绛珠仙草有遗恨,只是蚕丝烛泪三生石畔在一起。了却了,前生的太虚梦。
这四句承上作出答复,在虚无缥缈的太虚幻境,神瑛侍者殷勤地浇灌三生石畔一株绛珠仙草,而后两者下凡,托生为贾宝玉与林黛玉这一双情种,于是有了“木石前盟”,于是有了“还泪”之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对宝黛二人,或许已了却前生的“太虚梦”,但今生的爱情,是否已经了结?这就是情中套情,情意绵绵。
“喁喁话向苍苔空,似依依、玉钗头上,桐花小凤。”过片三句是说,低声对着苍苔诉说,就好像玉钗头上的桐花小凤。
过片三句,由幻境回到现实,略带伤感,但仍有几分依恋。凤钗是古代妇女的饰物,此处象征风姿绰约的女性形象。词的上片并写宝黛二人,从这里开始,调过笔锋,专写黛玉,这一转换,十分微妙,不易察觉。唐李德裕《画桐花凤扇赋序》记桐花凤曰:“成都夹岷江,矶岸多植紫桐。每至暮春,有灵禽五色,小于玄鸟,来集桐花,以饮朝露。及花落则烟飞雨散,不知其所往。”可知此鸟之娇美,数句词写得清丽淡雅,含情不露。从全词看,这是一个低潮,也是艺术的间歇,仿佛预示着什么。作品因而显得逶迤含蓄,更耐涵咏。
“黄土茜纱成语谶,消得美人心痛。何处吊、埋香故冢?”这三句是说,黄土茜纱成了谶语,使得美人心痛不已。哪里去吊唁黛玉葬身之处?
这三句如奇峰突起,是全词的关键。小说中宝玉因晴雯之死,作《芙蓉女儿诔》,与黛玉商议,将“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陇中,女儿命薄”,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陡然变色。由于他们的爱情具有某种叛逆精神,不被封建家长所接受,悲剧已无可避免,谶语仅是一种婉转的说词。黛玉生性敏感,对前景不妙亦有所警觉,然而面对强大的家族势力,却毫无办法,只能以泪洗面,“心痛”而已。一旦纯洁的爱情遭到摧折,她便毅然献出自己年轻美丽的生命,让人们看到柔弱的躯体内坚贞的灵魂。由此可以明白吴藻在词的下片专写黛玉的用意。“埋香冢”原指黛玉葬花之冢,现借指黛玉葬身之处,既贴切又富内涵。黛玉曾作《葬花词》,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泥沟”等句,可视作自身写照,尤其“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二句,将葬花与葬人绾合,读来催人泪下。“何处吊、埋香故冢?”这一问,涕泪交加,顿将爱情悲剧推向高潮。
“花落花开人不见,哭春风、有泪和花恸。花不语,泪如涌。”末四句是说,花落花开相爱的人儿不见,对着春风、对着花儿恸哭。花儿不语,泪如泉涌。
最后四句,托物抒情,哀感顽艳。吴藻对林黛玉的命运给予极大的同情,不仅因为两人都是富于才情的知识女性,而且在爱情婚姻上同样不幸。吴藻读书伤怀,自悲身世,灵犀一点,不言而喻,堪称是“情”的延伸,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余音久久不歇。全词以宝黛爱情的产生、发展、毁灭为经线,以小说情节穿插为纬线,夹叙夹议,一气旋转。词中三个问句,蓄势而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词作者的形象,身世叠合,感情深透,因此词的语言沉痛,情真意切,令人难以释怀。

附录:乳燕飞·读红楼梦
吴藻
欲补天何用?尽销魂、红楼深处,翠围相拥。騃女痴儿愁不醒,日日苦将情种。问谁个、是真情种?顽石有灵仙有恨,只蚕丝烛泪三生共。勾却了,太虚梦。
喁喁话向苍苔空。似依依、玉钗头上,桐花小凤。黄土茜纱成语谶,消得美人心痛。何处吊、埋香故冢?花落花开人不见,哭春风、有泪和花恸。花不语,泉如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