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尊重自己的尺度
尊重自己的尺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571
  • 关注人气:5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虞美人·怀友人塞外》赏析

(2024-07-16 14:08:13)
标签:

清词

赵对澂

虞美人

怀友人塞外

虞美人·怀友人塞外
赵对澂
千金一剑留身畔,万里音书断。忽看只雁影横秋,料得征人此际定回头。
胡笳拍遍关山路,都是相思处。穹庐四覆野苍茫,只有故园明月照边墙。
赵对澂这首词曾被谭献选入《箧中词》,并有评语说:“夺胎李益诗句,声可裂竹。”这确是的评,只是赵氏并非仅仅炼李诗的句子,更重要的是炼其意。
赵对澂是怎样忆念他的朋友呢?先从身畔之物勾起回忆。
“千金一剑留身畔,万里音书断。”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千金一剑留在我的身畔,相隔万里,朋友的音讯无由得达。
“千金一剑”既说明剑的昂贵,更表露了友情的珍贵,摩挲着临别时朋友的赠剑,该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往日的温馨?别时的依恋?别后的孤独?总之,是一种强烈的思忆,多想得到朋友的音讯以抚慰干渴的心灵啊,但路途迢迢,音书断绝。
“忽看只雁影横秋,料得征人此际定回头。”三四句是说,突然看到孤雁形单影只地徘徊在秋风中,便设想友人的心境一定与自己相似,此时他肯定也在回头眺望故乡这边的天空。
词人有意将镜头由近拉远,而“只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本来就是一个特定的意象,秋天的只雁往往给人一种孤独、凄清之感。
词的下片则从征人的视觉出发来写。
“胡笳拍遍关山路,都是相似处。”下片前二句是说,凡友人所履之处,无不奏胡笳,无不寄相思。
“胡笳”是北方民族的管乐器,其音悲凉。汉蔡琰曾作《胡笳十八拍》,尤含离鸾别鹤之恨。
“穹庐四覆野茫茫,只有故园明月照边墙。”末二句是说,天似穹庐四覆野茫茫,只有故乡的明月同样照着边墙。
末句中的“只有”两字表达了复杂的心态。征人身处茫茫大草原之中,但心里中有故乡的明月。抑或是征人南北转徙,心中却无时无刻不装着故乡。
塞外的友人当然不会没有思乡念友之情,词人的想象在此显得非常合情入理。这种南北睽离却又遥遥相思的情景。更加渲染了两人之间真挚的友谊。

附录:虞美人·怀友人塞外
赵对澂
千金一剑留身畔,万里音书断。忽看只雁影横秋,料得征人此际定回头。
胡笳拍遍关山路,都是相思处。穹庐四覆野茫茫,只有故园明月照边墙。
作者简介
赵对澂(1798~1860)字子徵,一字念堂,号野航,又号浮槎山樵。安徽合肥人。清廪贡生。初任学官于亳州、和州、池州。补广德学政,擢知县,未就。太平军攻广德,城陷死之。多才艺,诗文词曲无所不能。诗信笔直书,冷隽凝练。戏曲风行一时,伶人能演其剧者声价倍重。词笔爽利明秀,音节谐畅,感慨深沉。有《小罗浮馆诗集》、传奇《鹃红记》。词集名《小罗浮馆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