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月·绳河一雁》赏析

(2024-07-12 18:49:21)
标签:

清词

项廷纪

湘月

月夜独游

湘月
项廷纪
壬午九月,避暄于南山之甘露院,就泉分茗,移枕看山,相羊浃旬,尘念都净。出院不百步,越小岭,即虎跑也。尝月夜独游,清寒特甚,赋《念奴娇》鬲指声一阕纪之
绳河一雁,带微云淡月,吹堕秋影。风约疏钟,似唤我、同醉寺桥烟景。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
乘兴欲叩禅关,残萤几点,飐寒星不定。清夜湖山,肯付与、词客闲来消领?跨鹤天高,盟沤缘浅,心事塘蒲冷。朔风狂啸,满林宿鸟都醒。
此词作意,小序已言之甚详。序中“壬午”为道光二年(1822),“甘露院”即杭州广泽寺,在钱粮司岭南麓,大悲岭东北,而大悲岭南侧,即著名胜地虎跑所在。作者自言“避暄”,“相羊(盘桓)浃旬,尘念都净”,其用意实在于消解人生莫名的哀愁;但这种哀愁又是挥之不去,甚而是作者有意保留的,于是在这首词作中得以继续弥漫开来。鬲指声即隔指声,词曲术语,指两个字的字音在宫商乐律中相邻很近。
“绳河一雁,带微云淡月,吹堕秋影。”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直如绳的天河中,孤雁飞堕,不仅带出了微云淡月的夜空全景,而且逼出了风急天高的秋意。
词作伊始,即展示了“独游”所处的清旷景象。“绳河”即银河,语本汉《纬书》:“天子圣明,则天河直如绳。”用“绳河”而不说银河、天河,更富于形象感,也更容易启人联想“一雁”的轨迹。由“吹”字引出了秋风。
“风约疏钟,似唤我、同醉寺桥烟景。”这是说,夜风又载送来虎跑寺隐约的钟声,似乎在召唤我,越岭过涧,一尽游兴。
“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这三句是说,踏着窸窣的黄叶,走上了通向佛寺的道路。
这三句展示了词人度林间、步竹径的行程,曲径通幽。
“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上片歇拍是说,如银的月光倾泻在前方的空地上,激发出我诗愁浩荡千顷。
“空明积水”,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语,标志着已经来到虎跑寺。
这上片步步承接,有声有色,显示出文心的细密;而“唤我同醉”、“红尘梦断”、“诗愁浩荡千顷”等语,又不失时机地将自我感受穿插其间,诚可谓天衣无缝。
“乘兴欲叩禅关,残萤几点,飐寒星不定。”换头三句是说,乘着兴致要敲寺门,看到残萤明灭、寒星闪烁。
词人既达寺院殿前,却仍然守着夜色,这并不是因为敲不开殿门,而是无穷的感慨留住了他。
“清夜湖山,肯付与、词客闲来消领?”夜深的湖山是那样地清美,但对多愁善感的词人来说,哪能消受得起?
它只会唤起身世的惆怅,而带不来愉悦的领受。“肯付与”的一问,正显露了他愁绪满怀、摆脱不去的无奈。
“跨鹤天高,盟沤缘浅,心事塘蒲冷”。这三句是说,登仙天太高,隐居缘分太浅,心境有如池边苍苍的野生苍蒲,透出一派荒寒之气。
词人时年二十四岁,功名无着,怀才不遇是所谓“跨鹤天高”(“跨鹤”即登仙,此指遂青云之愿);尚思用世,不甘蛰伏,是所谓“盟鸥缘浅”(“沤”即鸥,“盟沤”指隐居)。
“朔风狂啸,满林宿鸟都醒。”末二句是说,就在这时,朔风骤至,林木振动,惊起了宿鸟飞腾。
结末的这一笔,将游境的凄清、心宇的悲凉,都推向了极致。
这首词无论于情于景,都足以撼动人的心灵。

附录:湘月
项廷纪
壬午九月,避喧于南山之甘露院,就泉分茗,移枕看山,相羊浃旬,尘念都净。出院不百步,越小岭,即虎跑也。尝月夜独游,清寒特甚,赋《念奴娇》鬲指声一阕纪之
绳河一雁,带微云淡月,吹堕秋影。风约疏钟,似唤我、同醉寺桥烟景。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
乘兴欲叩禅关,残萤几点,飐寒星不定。清夜湖山,肯付与、词客闲来消领?跨鹤天高,盟沤缘浅,心事塘蒲冷。朔风狂啸,满林宿鸟都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