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声甘州·黄叶楼赋夕阳》赏析

(2024-07-11 13:56:20)
标签:

清词

项廷纪

八声甘州

黄叶楼赋夕阳

八声甘州·黄叶楼赋夕阳
项廷纪
界斜红、扬出晚晴天,相看转凄然。甚匆匆只是,横催雁阵,低照鸥眠。树外山眉衬黛,远道草芊芊。一般苍茫意,都付樊川。
汉阙秦宫何处?送几声画角,吹老华年。儘欢游长好,到此黯流连。倚江楼、玉人凝望,带西风、帆影落窗前。愁无限、近黄昏也,新月笼烟。
这首词收入《忆云词丙稿》,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说是晚年,也不过是三十四五年纪。从词中看,颇多深沉之气、苍凉之感,这与廷纪的性格有关。
“黄叶楼”所在不详。这首词题为“赋夕阳”,却是借夕阳写相思,且起笔多曲折。
“界斜红、扬出晚晴天,相看转凄然。”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天边一抹残红划出天地之界,夕阳自天际飞扬而出,面对如画的夕阳,代之而起的是怀乡的苦楚。
开头直扣题意;“扬”字用得极妙,满目晴空已被夕阳染做红色,愈远愈淡,形象生动。一个“转”字把伤心人的敏感写得纤毫毕露。
“甚匆匆只是,横催雁阵,低照鸥眠。”接着三句是说,夕阳转瞬欲逝,翩翩雁阵似匆匆过客,相依相偎的鸥鹭也已在暮色中垂头入眠。
心情的变化导致的结果是一切都成了另一种感受。这分明刺激和加剧着怀乡人的思绪。
“树外山眉衬黛,远道草芊芊。”这二句是说,树外的远山如黛眉,密密的杂草遮住了归乡之路。
这是作者望乡之所见,也是作者的思乡之情变得凄迷而又惝恍。
“一段苍茫意,都付樊川。”歇拍二句是说,将一片苍茫之意,尽付与那位千年前的风流小生杜牧。
杜牧(号樊川)当年也曾在城楼上眺盼故乡,“鸣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题齐安城楼》)。所思所感而言,正与廷纪此时无异,此时两人有着太多太多的同感。
“汉阙秦宫何处?送几声画角,吹老华年。”换头三句是说,昔日的秦宫汉阙又在何处呢?在几声画角声中,生命不再年轻。
下片以秦宫汉阙发问带起,似是怀古,实际却是借历史的沧桑巨变反衬人生之短,故言“送几声画角,吹老华年”。不过此语出自廷纪之口总使人有说不出的酸楚。如前所言,廷纪写此词不过三十四五年纪,离不惑之年尚远,何以轻言“吹老华年”?难道廷纪潜意识中自知年寿不永乎?古人有“诗谶”之说,不意廷纪又添一例。
“儘欢游长好,到此黯流连。”这二句是说,尽管一生喜游历,但每每于此时(黄昏)此处(楼头)黯然神伤。
作者曾言“幼有愁癖”(《忆云词甲稿序》),于此可略见一斑。
“倚江楼、玉人凝望,带西风、帆影落窗前。”这是说,遥想妻子定是和他一样正倚楼凝望,翘首以待其归。化用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与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在长久地眺望之后,“帆影落窗前”的想象越是逼真、长久,其怀人之痛便越是强烈。更何况廷纪自知尚不能回家,因此起想象中的妻子江楼凝望便注定只有失望。词写到这里,很显然作者已深深沉浸于想象之中,极为投入了。
“愁无限、近黄昏也,新月笼烟。”结拍是说,心中涌起无限愁苦,时间已近黄昏,新月笼罩上一层烟纱。
结句则是醒后的言语。对廷纪来说,一切的一切仍然只能自己消受,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也饱尝了太多的伤感,他已经习惯了默默咀嚼,无意向任何人倾诉。当我们读到“新月笼烟”的时候,随着逝去的夕阳,回荡在心底的就只有“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怅惘。

附录:八声甘州·黄叶楼赋夕阳
项廷纪
界斜红、扬出晚晴天,相看转凄然。甚匆匆只是,横催雁阵,低照鸥眠。树外山眉衬黛,远道草芊芊。一段苍茫意,都付樊川。
汉阙秦宫何处?送几声画角,吹老华年。儘欢游长好,到此黯流连。倚江楼、玉人凝望,带西风、帆影落窗前。愁无限、近黄昏也,新月笼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