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龙吟·送春》赏析

(2024-04-13 18:13:53)
标签:

清词

董士锡

水龙吟

送春

水龙吟·送春
董士锡
东风梦里归来,醒时已是春将晚。芳菲吹尽,年华只似,水流云卷。点点深苔,芊芊细草,望中都满。便多情纵有,游丝千缕,绾不住,残春转。
送得残春去也,锁凄清、废池空馆。为伊消瘦,可还知道,者番幽怨?为语空枝,粘将飞絮,留春一线。莫教他、多少柔情,都付与,闲庭院。
这首送春词,脱出前人窠臼,省略掉风风雨雨断送春光的具体情事过程,只就主人公的惋惜失落的心态着重描摹,曲折反复,层层深入地写心路历程,传情的角度与表述的风格均具有特色。
上片总写春归,却先以人归作铺垫。
“东风梦里归来,醒时已是春将晚。”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人从一场春梦里醒来,回到现实境界,顿然发现时序迁移,春色将晚。
“芳菲吹尽,年华只似,水流云卷。”接着三句是说,芳菲吹尽阑珊的春意,年华也似水流云卷,转眼已是迟暮。
自然的季节与人物韶华交驰并去,逝者如斯,能不引发人生的感慨。这首长调曼吟,并不着力于铺陈匆匆春又归去的过程细节,而是突出这一物色变迁现象的结果,呈现触目惊心的视觉画面。
“点点深苔,芊芊细草,望中都满。”这三句是说,青苔、细草,蔓延滋长,由点到面,一下子布满了梦归者的整个视野。
青苔深覆了香径,芳草远接着天涯。“绿肥”如此,“红瘦”自属不言而喻。
“便多情纵有,游丝千缕,绾不住,残春转。”上片歇拍四句是说,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残春,哪怕是多情的千缕游丝也绾不回。
古代抒情诗人的深心巧思,常常表现在诱发联想的意象的选择与创造上。董士锡的送春词,则以绾不住残春的“游丝”作喻象。游丝,原指蜘蛛等虫类所吐的柔丝,在古代诗词中已成为连系着春光的一种模糊的意象,它比具体的“蛛丝”更轻灵柔长,更富于春之色彩。
下片细致入微,再就送春、怨春、留春三层,反复申说主人公的惜春心思。
“送得残春去也,锁凄清、废池空馆。”换头二句是说,残春一旦送去,再好的舞榭歌台,也只形同废池旧馆,空锁凄清而已。
“锁凄清、废池空馆”,与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异曲同工;与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工力悉敌。“闭”、“锁”,传达的都是封闭萧条的庭院、笼罩心理空间的深厚寂寞氛围。董词将“池馆”后置,句法更见生新顿挫。接下去,写怨春一层,将怨怪的对象拟人化。
“为伊消瘦,可还知道,者番幽怨?”这三句是说,我为她消瘦,不知她是否知道,这番幽怨?
春自无情,该去便去,她何尝念及惜春恋春之人为她扶出了多大代价。“者番”,即这番,通俗的口语表述了为春憔悴的内心幽怨。最后,又从留不得的失望苦恼中迸发出痴情的一线希望:
“为语空枝,粘将飞絮,留春一线。”这三句是说,传语给园中花树吧,哪怕能粘得几片飞絮不使飘零也好,留住春光一线。
这种百计千方的留春痴想,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意念的体现。明明知悉园树业已空枝,偏要望它粘将飞絮,驻守那“摇漾春如线”的晴芳。
“莫教他、多少柔情,都付与,闲庭院。”结拍数句是说,不要教他如此多的柔情,都付给了,空闲的庭院。
主人公最后发出的真挚祈求,显示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恋慕、惆怅惋惜与执着追寻,读者的心弦至此也不禁共振。

附录:水龙吟·送春
董士锡
东风梦里归来,醒时已是春将晚。芳菲吹尽,年华只似,水流云卷。点点深苔,芊芊细草,望中都满。便多情纵有,游丝千缕,绾不住,残春转。
送得残春去也,锁凄清、废池空馆。为伊消瘦,可还知道,这番幽怨?为语空枝,粘将飞絮,留春一线。莫教他、多少柔情,都付与,闲庭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