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尊重自己的尺度
尊重自己的尺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347
  • 关注人气:5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其二)》赏析

(2024-02-23 18:11:27)
标签:

清词

张惠言

水调歌头

春日赋示杨生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其二)
张惠言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这是组词的第二首,与第一首相较,这首词的手法稍有不同。第一首词从景物之兴象开端,而这首词却以赋笔直叙入手。虽如此,其间也同样充满了许多“微言”的应用。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开头二句是说,能够活到百岁的能够有几个?而人世间种种使人内心足生愤激感慨之情的事件太多了。
首两句一落笔便带给读者丰富的文本方面的联想。首先自然是《古诗十九首》其十五之“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联想。其次则是曹操《短歌行》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的联想。曹操为乱世之英杰,其所写的是一份英雄豪杰恐惧于年命易逝而功业难成的悲慨。张氏虽非乱世英杰,但作为一个有志于道的儒士,则其岂不也可能有一份年华易逝而壮志难酬的悲慨?
“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这二句是说,你当为我击筑弹奏,我当为你高歌一曲。
这两句表面写张氏呼引杨生子掞为同道,实则又暗含一个事典。《史记·刺客列传》曾有荆轲与善击筑者高渐离交往甚深的记载,深刻而又生动地表现了那些未得知用的志意过人之士彼此间相知相惜的一种共同悲慨,而张氏在引用这一事典时,更加上了“子为我”及“我为子”两方相互深情投注的叙写,这就使得读者在张氏与杨生子掞。
的师弟之情的感动外,更多了一份知己相怜而共伤不遇的感动。
“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这三句是说,招手海边的鸥鸟,叫它来看我博大如云梦泽一样的胸怀,近来有何蒂芥?
笔墨扬起的叙写,虽用赋笔直叙,却也用了事典。据《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好鸥鸟,鸥鸟常飞下来与人嬉戏,后来他有了想捉鸥鸟的“机心”,鸥鸟就不肯再飞下来了。张氏用此典暗示他已经没有人间之得失利害的机心了。“胸中云梦”,出于司马相如《子虚赋》,原来是对齐国之大的一种夸说之辞,而后人说“胸中云梦”,则是寓言胸怀之博大。
“楚越等闲耳, 肝胆有风波。”上片歇拍二句是说,在我看来楚越之间的距离等闲可过,但肝胆之间却可能引生敌异的风波。
上片结句也引用了一个典故。《庄子·德充符》曾记载一段孔子的谈话,说:“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观之,万物皆一也。’”张氏所说的这两句,“等闲”二字是表示轻视之辞,也就是说“自其同者观之”,虽“楚越”之异可以视为一体之意;而若“自其异者视之”,则“肝胆”虽在人体一身之内,却也可以有如楚越之异,引生敌异之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换头三句是说,生平事,那是天付与的,暂且盘旋舞蹈。
作者所写的正是一种知命不忧的境界,这是儒家修养的一种极高境界。
“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这二句是说,几人在尘外超脱相视,笑容可掬,相知相赏。
这两句表现了一种寂寞与欣愉交感杂糅的情思。
“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这三句是说,阅尽人间万事的无常与多变,又恐岁月掷人竟去。
“浮云”可以有两种喻示:其一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曾言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则浮云自可指人间利禄之被学道者视同“浮云”;其二,隐喻有一种阅尽万事的超然自得之意。“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两句悲慨忧“恐”之言,正是对前面所述的“知命”、“乐天”往往会误流于苟且偷安的一种警惕与补救。
“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末二句是说,劝你做好秉烛追求的准备,把美好的春天尽可能延长。
结尾表现了一种对于“好春”岁月的珍惜之意。这两句词写得婉转多情,但表面之口吻却又表现得极为简率平易。

附录: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其二)
张惠言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