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卖花声·元夜漫河》赏析

(2024-02-03 13:27:47)
标签:

清词

赵怀玉

卖花声

元夜漫河

卖花声·元夜漫河
赵怀玉
茶熟酒温暾,消尽黄昏,看灯情异去年人。只有半床残月到,许客平分。
寂寞杜司勋,伤春别春,自来好梦不曾真。依约画帘风细处,昨夜星辰。
这是一首在元宵夜怀念情人的词。“漫河”,地名,在今河北省,词人可能因事羁旅于此地。他本是江苏武进人,当时在青州府任同知。青州府治在今山东省益都,距离漫河较远,短时间内赶不回去过节,与所爱的人不能团聚,因而伤别又伤春。
“茶熟酒温暾,消尽黄昏,看灯情异去年人。”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茶煮好了,酒温热了,当晚正是元宵,过了黄昏,应该去看灯了,但看灯的人与去年不同。
第三句点出了不乐的原因,原来是见不到“去年人”。这个“去年人”是什么人,作者没有明说,我们却可以从中猜出他思念的人是心爱的人,他显然是心爱的人不在身边,而心怀怅惘。元宵灯会本是情侣相会的大好时光,词人此时情侣远隔,回忆去年在灯市与情侣相会的幸福情景,想到今年物是人非,不仅百感交集,游赏之兴已全无影踪了。
“只有半床残月到,许客平分。”接着二句是说,只有残月洒下半床清辉,让客中的我,平分余光。
“半床”、“残月”两个意象叠合,加上“到”、“许”两个动词,写出了主人公的苦闷处境。明月似乎是在一夜将过时,才发现这个孤单寂寞、陷入相思之中几乎彻夜不眠的人,于是天将亮时带着少许清辉,让他平分余光,给他一些安慰。而一个“客”字又提示词人当时正旅居他乡。本是合家团聚、共庆佳节的元宵之夜,词人却“独在异乡为异客”,他的孤寂情怀也就不难理解了。
“寂寞杜司勋,伤春别春,自来好梦不曾真。”换头三句是说寂寞的杜牧啊,写下过伤别和伤春的诗篇,但是求功名而不得。
作者对自己的境遇作了进一步的交待。“杜司勋”即晚唐诗人杜牧,曾任司勋员外郎。杜牧本是有才华之人,却怀才不遇,如果他有机会施展抱负,则没有必要刻意伤别伤春了,伤别伤春,正是他寂寞之下的情怀。也许词人从杜牧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不由得发出一声悲凉的慨叹。
“依约画帘细风处,昨夜星辰。”末二句是说,恋人相会,月白风清,画帘轻卷,但那已经是昨天的事了。
词人思念恋人而不得见,自然而然地回忆起当初两人相会的幸福情景,充满诗情画意。这两句化用了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诗写的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侣相会的温馨和相别的凄凉,词人也许亦有类似的经历,和意中人感情甚笃。那种相见的欢欣、相别的无奈、相思的惆怅,已尽在不言之中。

卖花声·元夜漫河
赵怀玉
茶熟酒温暾,消尽黄昏,看灯情异去年人。只有半床残月到,许客平分。
寂寞杜司勋,伤春别春,自来好梦不曾真。依约画帘细风处,昨夜星辰。
作者简介
赵怀玉(1747—1823)江苏武进人,字亿孙,号味辛、牧庵。乾隆四十五年举人,官山东青州府海防同知,署登州知府。主通州、石港讲席,工古文,好学深思。诗与同里孙星衍、洪亮吉、黄景仁齐名。有《亦有生斋集》。词集名《秋籁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