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华清·鸦影偎烟》赏析

(2024-02-02 18:30:30)
标签:

清词

吴锡麒

月华清

情愁

月华清·九月望夜,被酒归来,明月在窗,清寒特甚,新愁旧梦,枨触于怀,因赋此解
吴锡麒
鸦影偎烟,蛩机絮月,月和人共归去。愁满青衫,怕有琵琶难诉。想玉阑、吹老苔花,枉间却、扇边眉妩。延伫,渐响余落叶,冷摇灯户。
不怨美人迟暮,怨水远山遥,梦来都阻。翠被香消,莫话青鸳前度。剩醉魂、一片迷离,绕不了、天涯红树。谁语?正高楼横笛,数声清苦。
由词前小序,可知此词作于农历九月十五日夜。词人酒后有感于月明秋寒所触发的“新愁旧梦”,乃援笔写就这首词。词的内容不离“情愁”二字。逝水流年,佳人却相约难期,故而愁绪满怀,情不能已。
“鸦影偎烟,蛩机絮月,月和人共归去。”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鸦影朦胧,秋夜蟋蟀唧唧,与女子织机的扎扎之声相应,月和人都不见。
起句既扣秋夜望月时分,又隐指所怀佳人。“鸦”字与他字连用,在旧诗词中多有与女性相关之意象。“鸦云”形容女子乌黑的头发,“鸦髻”、“鸦鬟”、“鸦鬓”也常用来描写女子的头发,这里“鸦影”二字既可知月夜鸦飞成阵之影,又可如“鸦云”之形容云鬓烟鬟,借指所怀之佳人,可谓一语双关。“鸦影”之后用一“偎”字,也以拟人化的手法非常传神地写出月夜薄雾朦胧的情景,引人想象。“蛩机”也系旧典,吴文英《六幺令·七夕》:“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蛩”指蟋蟀,俗名懒妇,又名促织。“机”指织机。其后又妙用一“絮”(腻的意思)字,将织机与明月相连,足见词人匠心。“蛩机”与“鸦影”连用,也可见起句已暗含所思女子之意。九月望夜,清风明月,本当与佳人共度,无奈“月和人共归去”,无限悲凉,已不言自明。
“愁满青衫,怕有琵琶难诉。”接着二句是说,愁绪满青衫,恐怕有琵琶也难以倾诉。
月与人归,天地间仿佛只剩下孤零零的词人。“愁满青衫”,语意沉痛,平淡写来,但力量却不轻。
“想玉阑、吹老苔花,枉间却、扇边眉妩。”这二句是说,佳人所倚的玉栏犹在,而西风吹拂,苍苔渐厚,往昔的扇边眉妩已成枉然的思忆。
“延伫,渐响余落叶,冷摇灯户。”歇拍三句是说,我默默地站立着,渐渐听到落叶的声音,室内孤灯飘摇。
上片结尾几句以景作结,愁满青衫的无尽思绪,仿佛都融化在一片笛声、落叶、孤灯飘摇之中。是以景语代情语。
下片作者进一步渲染愁绪之深、思人之切。
“不怨美人迟暮,怨水远山遥,梦来都阻。翠被香消,莫话青鸳前度。”换头五句是说,不怨美人迟暮,只怨水远山遥,连思念家人之梦都有阻隔,拥衾无语,忍忆往日两欢欣。
起句正语反说,是逆入,语气决绝而突兀。这一顿挫,十分有力,也使得章法充满变化。“莫话”云云,也是反语实则全是一片痴情系念。
“剩醉魂、一片迷离,绕不了、天涯红树。”这三句是说,佳人已逝,美梦难成,唯有买醉,但借酒浇愁,也不甚济事。
“谁语?正高楼横笛,数声清苦。”末三句是说,是谁在发声?正是高楼上有人吹起了横笛,笛声哀怨清苦。
“谁语”是问人,笛声而误为人语,见出醉中之态。“正高楼横笛,数声清苦”,又从醉中拉回到现实,表明无论梦境醉态,均未能消除愁绪。

附录:月华清·九月望夜,被酒归来,明月在窗,清寒特甚,新愁旧梦,枨触于怀,因赋此解
吴锡麒
鸦影偎烟,蛩机絮月,月和人共归去。愁满青衫,怕有琵琶难诉。想玉阑、吹老苔花,枉间却、扇边眉妩。延伫,渐响余落叶,冷摇灯户。
不怨美人迟暮,怨水远山遥,梦来都阻。翠被香消,莫话青鸳前度。剩醉魂、一片迷离,绕不了、天涯红树。谁语?正高楼横笛,数声清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