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黄时雨·江边观人送别》赏析
(2024-01-27 18:21:33)
标签:
清词林蕃钟梅子黄时雨送别 |
梅子黄时雨·江边观人送别,怆然赋之
林蕃钟
残叶离亭,正临别黯然,聊共尊酒。甚解缆沧波,催人分手。一片愁恨空极浦,半江暝色迷寒岫。孤村口,落日晚蝉,尚抱疏柳。
偏负歌云舞绣。渐伤心望到,几处亭堠。笑我亦飘零,泪痕盈袖。凉意尚余花影外,月明空照人归后。重回首,玉阑夜寒依旧。
林蕃钟以举人谒选得官华亭县教谕,官卑职微,流落不偶,词中常有“长恨相如游倦”之类的感叹。
这首词系观他人送别而引发自己羁旅愁恨的作品。上片写观看别人离别的场面。离别的境况,近似柳永的《雨霖铃》。
“残叶离亭,正临别黯然,聊共尊酒。”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深秋时节,黄昏江畔,正把酒话别,心中黯然。“甚解缆沧波,催人分手。一片愁恨空极浦,半江暝色迷寒岫。”接着四句是说,船儿解缆向沧波,催人分手。一片愁恨笼罩在江浦,半江的暝色挡住了远处的山峰。
“孤村口,落日晚蝉,尚抱疏柳。”上片歇拍三句是说,孤独的村口,落日中晚蝉仍然抱着疏柳不停地鸣叫。
游子挥别亲朋故土远适他乡,“一片愁情空极浦”,便是此时此情此景下的感受。离人眼中,孤村、落日、晚蝉、疏柳,无不烙上感伤的印记。
下片抒发自己的离愁羁恨。
“偏负歌云舞绣。渐伤心望到,几处亭堠。”换头三句是说,我偏偏辜负了这赏心乐事的佳会。渐渐伤心地望到边境上的几处岗亭。
“歌云舞绣”指代气氛热烈的欢聚场面——亲朋故旧的歌席酒筵。是人世间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然而游子却太息“偏负”佳会,不得不流落异乡,足见此别离之不合时宜。“渐伤心梦到,几处亭堠”,表露朋友之间深为相契的情谊,抒发自己别后的相思意绪。唐代元白神貌契合,别后相思,连梦也相同。作者与友人的情谊庶几与之相仿。既然是友朋相得,故土难离,又非王命所宣,何必一定要劳燕分飞,空留无穷的悲怨呢?经过这两句过渡后,下面便由人及己。
“笑我亦飘零,泪痕盈袖。”这二句是说,笑我也是飘零之人,泪痕满袖。
其悲凉之感,令我心惊魂销。蝇头微利,蜗角虚名,驱使我辈别亲去友,沦落他乡。
“凉意尚余花影外,月明空照人归后。”这二句是说,花留影而惟余清秋凉意,月色明而独照孑然一身。
景中含情,惆怅之感幽幽动人,益显羁旅游宦的孤寂无聊。
“重回首,玉阑夜寒依旧。”末二句是说,登楼斜倚玉栏杆,回头凝望远方,倍觉秋夜清寒入骨。
远方那是故乡所在,然而故乡迢遥,渺不可见,远望当归。一结概乎言之。
羁旅之愁,离别之恨,是古代诗词亘古永恒的主题,这首词从观他人之离别入手,落足到抒发宦游异乡、天涯漂泊的悲慨,角度新颖。取古人常取之主题,抒古人常抒之感情,用古人常用之典故,却又不落古人窠臼,别有我法,是此词的成功之处。
附录:梅子黄时雨·江边观人送别,怆然赋之
林蕃钟
残叶离亭,正临别黯然,聊共尊酒。甚解缆沧波,催人分手。一片愁恨空极浦,半江暝色迷寒岫。孤村口,落日晚蝉,尚抱疏柳。
偏负歌云舞绣。渐伤心望到,几处亭堠。笑我亦飘零,泪痕盈袖。凉意尚余花影外,月明空照人归后。重回首,玉阑夜寒依旧。
作者简介
林蕃钟(1746~1784),字毓奇,号蠡槎。江苏元和(今苏州)人。清乾隆三十三(1768)年举人。官华亭教谕。少孤力学,年十八即补诸生。工词,尝精选南宋四家词,以姜夔、张炎为宗,而旁及于周密、史达祖。词集名《兰叶词》。
前一篇:《桂枝香·蘋风吹晚》赏析
后一篇:《唐多令·真气本无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