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平乐·曲阑闲凭》赏析

(2024-01-20 13:27:57)
标签:

清词

江昉

清平乐

思归

清平乐
江昉
曲阑闲凭,心事还重省。花里嫩莺啼不定,搅乱夕阳红影。
谁家翠管吹愁?一庭烟草如秋。欲去登楼望远,暮云遮断芳洲。
作者久客他乡,薄宦羁身,欲归未得,时当盛春,在一个晴天的傍晚,凭栏远眺,触绪成愁,因而歌此小令,以遣归思。
“曲阑闲凭,心事还重省。”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凭栏远眺,本图自遣,怎奈心事重重,难以摆脱。
前句著一“闲”字,示倚栏只是偶然的事,后句中著一“还”字,可见重省心事,已不止一次。作者的心事,究竟指什么?词句中并未言明,而引起词人“重省”的缘由,却在下面写景的两句中,先给读者作婉曲的暗示。
“花里嫩莺啼不定,搅乱夕阳红影。”接着二句是说,花枝上的新莺啼个不停,以致连落日的霞光都被搅乱了。
“嫩莺”,指新莺、早莺,本来新莺乳燕,都是春天来到人间的征象,它们歌唱春天,在春季的明媚风光中,给大自然带来美妙的乐音,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欢乐。然而对于一个久客他乡而又怀着重重心事的人来说,越是美好的季节风光,越会增添思乡怀人之情,而勾引起诸多惆怅的心绪。作者的处境正是如此,因而此刻对嫩莺的娇啼乃至在花间的飞动,所产生的意象,就只能是“搅乱夕阳红影”而增人愁思了。
正当词人对景增愁之际,又听到外面传来清凄的笛声。
“谁家翠管吹愁,一庭烟草如秋。”换头二句是说,谁家的翠管吹奏出笛声凄怨的愁曲,使得一庭烟草也带有冷寂的秋意了。
这两句展示自己的心境。“翠管”,指用碧玉色的青竹制成的玉笛。“谁家翠管吹愁”,本是指吹笛者之吹奏愁曲,吹者未必有愁,但笛声凄怨,却能引起听者之愁。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因闻笛而起故园之情,也就是思乡之情,可见作者闻笛而愁,正因思念家乡而起,由于思乡对词人来说,却又能触目成愁,那么,即使在春天烟凝碧草,在词人眼中“一庭烟草如秋”也成为他的直觉了。
“欲去登楼望远,暮云遮断芳洲。”结拍二句是说,欲登楼望远纾解思归之情,无奈天边暮云重叠,连前面的芳洲也被云层遮断。
结拍更是思归未得之情的流露。词写至此,不难看出词人“重省”的心事,在于归思,因思归未得而愁,正是全篇主旨。

附录:清平乐
江昉
曲阑闲凭,心事还重省。花里嫩莺啼不定,搅乱夕阳红影。
谁家翠管吹愁?一庭烟草如秋。欲去登楼望远,暮云遮断芳洲。
作者简介
江昉(1727~1793)字旭东,号橙里,又号砚农。安徽歙县人。官后选知府。性伉直爽朗,好交游,常与当世名士如吴烺等往来唱酬。精书画,善写秋葵。工诗,尤擅填词,与江立并称“二江”,所作清丽婉约,为浙西词派一脉。与吴烺、程名世合编《学宋斋词韵》。词集名《练溪渔唱》,又有《集山中白云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