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调歌头·舟次感成》赏析

(2024-01-19 14:48:30)
标签:

清词

蒋士铨

水调歌头

舟次感成

水调歌头·舟次感成
蒋士铨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闻道十分消瘦,为我两番磨折,辛苦念梁鸿。谁知千里夜,各对一灯红。
这首词作于乾隆十九年(1754)十月南归途中。蒋士铨于乾隆十年(1745)二月聘张氏,同年十一月完婚,此后经常在外求学、游历,与妻子相会机会无多,连乾隆十七年(1752)十二月长子知廉出生的消息也是在旅途中得知的。
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古代的婚姻(且不说爱情)亦复如是:既有焦仲卿与刘兰芝、陆游与唐婉纯因客观产生的不幸,也有蒋张这样兼有主观因素而造成的不幸。蒋氏婚后长期在外奔波,虽然出于当时儒士难以摆脱的无奈;然而外出的频繁,离家的长久,与其仕途追求似亦不无关系。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我俩婚后既像一对同命鸟,又都是两条可怜虫。
此词起首两句是说合法有情却难以相聚,既以它开篇,又以它定下悲剧性的基调。
“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接着五句是说,妻子思念我的热泪就像秋天的银河,一点一滴尽洒在东方的天空。十年来妻子一直独守空楼作新妇,九年里我却一直在天涯漂泊,如今妻子已经憔悴得首如飞蓬。
上片则围绕“十载”、“九载”句而设,泪似“秋河(银河)”喻如牛郎织女天各一方,“首已似飞蓬”化用《诗经·卫风·伯兮》“首如飞蓬”句,点出张氏独守中的憔悴。
“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歇拍二句是说,年月时光在愁病里度过,烦乱的心绪一直在离别痛苦的缠绕之中。
一切愁病,都源于别离。结婚已经十载,妻子竟然长期独居,闺房犹如牢笼,时光流逝,她的青春已被迅速无情的吞噬,而这正是自己外出奔波(尽管大半出于无奈)的必然结果。作者包含沉痛写下此语,出自真诚的内疚与反思,却也是非有情丈夫不能为。
下片是作者内疚的继续与发展。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下片换头三句是说,咏春蚕之句以寄思,疑鸿雁传书以见情,泣秋蛩之鸣以抒发心中的悲痛。
“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这二句是说,谁又曾见过,我的妻子过着珠围翠绕的富裕豪华生活,满脸笑容地沐浴着春风?
按理说,让妻子“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是丈夫(特别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丈夫)应尽的职责,而事实不然,全片唯一 一处可见的欢乐情景,其实是沉痛的衬托,冠以“几见”一语,沉重的内疚立即凸现,妻子长期委屈凄苦也不言自明。蚕丝(谐音“思”)绵绵不断,雁行比翼并肩。蛩鸣缠绵哀怨,这些似乎都与夫妇双方有关的描写,但只要稍加思考,即可知是侧重于女方的,因为男子尚有事业(即仕途)的追求,女子则只能以思念填补空虚,以幻想麻痹自己,最终仍然陷于愁病之中。
“闻道十分消瘦,为我两番磨折,辛苦念梁鸿。”这三句是说,听说她如今已十分消瘦,因为我而受了两次折磨,辛苦地操持生活,还要牵挂着我这位梁鸿。
对妻子的“消瘦”只能“闻道”,念及梁鸿,只能内疚不已。
“谁知千里夜,各对一灯红。”结句是说,谁能想象我俩今夜远隔千里,为思念对方却各自默默地对着摇红的弱灯亮火!
别离思念的愁苦画面,正是“共命”、“可怜”的真实写照,虽是信手白描,却是力透纸背之结。

附录:水调歌头·舟次感成
蒋士铨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闻道十分消瘦,为我两番磨折,辛苦念梁鸿。谁知千里夜,各对一灯红。
注释
1.水调歌头: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又名《元会曲》《凯歌》等。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下片十句,皆四平韵。另有偷声、添字、减字者,皆为变体。

2.共命鸟:一身两头之鸟,《杂宝藏经》谓之共命鸟,《阿弥陀经》谓之共命之鸟。《翻译名义集》云:"《杂宝藏经》:'雪山有鸟,名为共命。''一身二头,识神各异,同共报命。'"

3.可怜虫:这里指遭遇困难的人。《企喻歌》:"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

4.秋河:萧纲《七励》:"秋河晓碧。"秋河为秋夜的银河,为牵牛织女二星隔离之处,故作者联想及之。

5.春蚕:指唐代诗人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吟哦这动人心雁的情诗,表达词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疑夏雁:盼望雁捎书信,而夏天无雁,故云疑。

6.泣秋蛩(qióng):谓位如秋蛩之鸣。

7."几见"句:几见,几曾见过,意为从未见过。珠,珍珠。翠,悲翠。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依旧有翠绕珠围。"形容女子服饰华丽,也比喻随侍的女子很多。这里谓妻子终年操劳,未曾过上富裕的日子。

8.两番磨折:按作者在京官翰林院编修,丁母忧,服除,力疾人都补官,逾二年,记名以御史用,未几仍以疾乞休。两番磨折,指两次乞归。作者在仕途上的两次折磨,也引起了妻子为自己而担心。

9.梁鸿:东汉人,有贤妻孟光,夫妇相敬重有礼。作者以梁鸿自比,言外即以妻子比孟光。
作者简介
蒋士铨(1725-1785),字心馀、清容、苕生,号藏园,江西铅山人。乾、嘉时期一位有影响的诗人,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乾隆三十二年(1757年)进士,投编修。工诗、词、剧曲,词格与陈维崧为近。著有《铜弦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