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旧游·溯溪清流去》赏析

(2023-12-28 18:18:21)
标签:

清词

厉鹗

忆旧游

纪游

忆旧游
厉鹗
辛丑九月既往,风日清霁,唤艇自西堰桥,沿秦亭、法华湾洄,以达于河渚。时秋芦作花,远近缟目,回望诸峰,苍然如出晴雪之上。庵以“秋雪”为名,不虚也,乃假僧榻,偃仰终日,唯闻棹声掠波往来,使人绝去尘俗营竞所在。向晚宿西溪田舍,以长短句纪之。
溯溪流云去,树约风来,山剪秋眉。一片寻秋意,是凉花载雪,人在芦碕。楚天旧愁多少,飘作鬓边丝。正浦溆苍茫,闲随野色,行到禅扉。
忘机。俏无语,坐雁底焚香,蛩外弦诗。又送萧萧响,尽平沙霜信,吹上僧衣。凭高一声弹指,天地入斜晖。已隔断尘喧,门前弄月渔艇归。
这首《忆旧游》,词前有小序,序文非常精美,一序一词,互相辉映,相得益彰。
据词序,知道这首词为纪游之作,作于康熙六十年辛丑(1761)秋。作者家在杭州,此次清游地点,是杭州西溪。西溪在杭城西偏,地处灵隐山西北,境甚清幽,每值秋季芦花绽放,一望弥白,故芦花有秋雪之称,西溪有秋雪庵,也因此得名。从杭城至西溪,有小溪贯通,舟行约十八里,中间经过秦亭、法华诸山,水色山光极为优美,溪清湾洄,蜿蜒其间,使游者尽得溪山清赏之趣。
词的上片纪行。
“溯溪流云去,树约风来,山剪秋眉。”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一路舟行,天光云影下,树木在清风中枝条披拂,山峦如刚刚理成的眉黛。
起三句,以“溯”字领起,写溯流所见,令人有秋色宜人,应接不暇之感。这三句中用“流”、“约”、“剪”三个动词,使溪水中伴舟而行的天光云影,树木因秋风吹拂而形成的摇摆之势,秋山呈现出的如眉黛初画之容,这些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状态,一变而富于主观的情态,呈现出一片化机,有了各自的生命。以上是写水上舟行所见之清秋景物。然而作者此番来游的目的,是观赏西溪的芦花。
“一片寻秋意,是凉花载雪,人在芦碕。”接着三句是说,前来寻访西溪的芦花,人站在长遍芦苇的堤岸上只见芦花似雪。
表明寻秋的主意,是前来寻访西溪的芦花,前面所写的清秋风光,乃是衬托。“凉花”,即指芦花。芦碕,指长遍芦苇的西溪堤岸。这秋水秋苇,凉花载雪的景象,既与词人的秋心相融而为一,更引起词人伤秋的愁绪。
“楚天旧愁多少,飘作鬓边丝。”这二句是说,芦花漫天引起词人的清愁,芦花也仿佛扑上了词人的双鬓,而使鬓丝也染上了一派白色的愁绪。
词人身在一片露雪丛中,自然也会感到满身秋雪了。而在这一时刻,舟船已临近禅寺。
“正浦溆苍茫,闲随野色,行到禅扉。”上片歇拍三句是说,在浦溆苍茫,四野暮色的情况下,舍舟登陆,假榻于水边的僧寮。
下片写歇宿于僧寺所产生的秋感。这里的僧寺,也就是序文中提到的秋雪庵。西溪远离市廛,尘氛不到,地僻境幽,使词人顿然忘却人世的一切喧嚣。
“忘机。俏无语,坐雁底焚香,蛩外弦诗。”换头四句是说,消除一切机心。静观冥想,在飞翔迁徙远方的雁群下焚香默坐;在蟋蟀凄切的啼声外弹琴吟唱诗篇。
这四句表明词人身栖野寺,领受幽静中的天然真趣。词人本具冲和、恬淡的性情,而周遭的环境,云水俱寒,清幽雅洁,更和词人情性志趣吻合,使前面“一片寻秋意”的志趣,进一步得到深化。如此寻秋,自非一般尘俗之士所能领会。
“又送萧萧响,尽平沙霜信,吹上僧衣。”这三句是说,秋风又送来了芦苇萧萧的响声,带来平沙的霜信,更将凉意由西风吹上僧衣。
词人用笔至此,更在无意中对秋雪庵这一幽寂的境界,作出更空灵的描绘。这种想象,其笔意之高远,自可相见。
“凭高一声弹指,天地入斜晖。”这二句是说,站在高处仰天长啸,天地之间已进入黄昏。
这两句,更是超乎一般的感觉之上,涵浑悠远,再不受环境的约束,罩笼着物外之象、象外之音,其妙处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已隔断尘喧,门前弄月渔艇归。”末二句是说,此时已经割断了尘世间的喧嚣,月上东山,渔艇也载月归来。
结尾两句总束全词。表明作者进入禅寺之时,以景结情。
全词以寻秋起,以感秋作结,上片着重实写,下片虚实相间,而以“秋意”两字贯通全词,意境清远,空灵蕴藉,遣词命意,均非一般俗士所可企及。

附录:忆旧游
厉鹗
辛丑九月既往,风日清霁,唤艇自西堰桥,沿秦亭、法华湾洄,以达于河渚。时秋芦作花,远近缟目,回望诸峰,苍然如出晴雪之上,庵以“秋雪”为名,不虚也,乃假僧榻,偃仰终日,唯闻棹声掠波往来,使人绝去尘俗营竞所在,向晚宿西溪田舍,以长短句纪之。
溯溪流云去,树约风来,山剪秋眉。一片寻秋意,是凉花载雪,人在芦碕。楚天旧愁多少,飘作鬓边丝。正浦溆苍茫,闲随野色,行到禅扉。
忘机。俏无语,坐雁底焚香,蛩外弦诗。又送萧萧响,尽平沙霜信,吹上僧衣。凭高一声弹指,天地入斜晖。已隔断尘喧,门前弄月渔艇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