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阳台·芦花用吴梦窗韵》赏析

(2023-12-22 13:00:11)
标签:

清词

王策

高阳台

芦花

高阳台·芦花用吴梦窗韵
王策
寻去飞花,看来若梦,秋光散落溪湾。萧瑟离披,一天愁思回环。西风荡破潇湘色,淡濛濛、冷雁前山。最难禁,船在霜中,月在江干。
天生一种凄凉性,惯烟迷似病,雨浥成瘢。纵使成林,依然丰骨清寒。水云路远家何在?黯消魂、柳外枫边。伴黄昏,渔火汀州,宿鹭沙圆。
南宋词人吴文英(号梦窗)的《高阳台·落梅》,历来评价甚高。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甚至以为:“梦窗《高阳台》一篇,既幽怨,又清虚,几欲突过中仙(王沂孙)咏物诸篇,集中最高之作。”汉舒此词乃用其韵咏芦花,颇可玩味。
“寻去飞花,看来若梦,秋光散落溪湾。”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似花非花,如梦似幻,一派清肃的秋光,一泓清澈的溪湾,一丛丛雪白的芦花散落其间。
起笔三句,描绘芦花的形貌、意态,点明节候、地点。词人不以实笔绘芦花之形,而以虚笔摄芦花之神:“非花”的形貌,“若梦”的意态,遗貌取神,更见情韵,更显笔致灵动。若就咏花来说,“非花”一词,也使人遥想苏轼《水龙吟》词摹写杨花的神来之笔——“似花还似非花”,而以之形容芦花更觉妙肖。“寻去”、“看来”写尽寻觅之情、审视之意;“非花”、“若梦”,状出朦胧之形、缥缈之神。字里行间,流溢出一种深沉的关切和怜爱。
“萧瑟离披,一天愁思回环。”接着二句是说,芦花离披,更添秋意萧瑟,自然惹起漫天愁思萦绕。
接着两句,刻画芦花的情韵、神思。“萧瑟”,寂寞凄凉貌;“离披”,凋敝散乱貌。“一天”言愁思的广袤浩渺;“回环”言愁思的包围萦绕。词人说芦花形离披,意萧瑟,移情人物,赋芦花以人的情感和思想。其实这正是词人情怀的寄寓和外化。
“西风荡破潇湘色,淡濛濛、冷雁前山。”这二句是说,西风劲疾,荡破溪湾清深的水面,芦苇丛里雪白的芦花愈显得淡濛濛一片,一群寒雁从山前飞过,发出凄厉的叫声。
这两句,以周遭自然风物渲染芦花所处的凄清氛围。湘江水色深清称“潇湘”,“潇湘”色犹指溪湾清深的水色。“冷雁山前”,直有李清照《声声慢》词“雁过也,最伤心”的况味,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气氛。风声雁声,山色水色,声色并作,酿就苍茫的深秋寒意。
“最难禁,船在霜中,月在江干。”上片歇拍三句是说,最难受的是,霜中船上,行者将别;月下岸边,送者留恋。
歇拍三句以霜船、江月逼出离绪,点醒“一天愁思”所在。此情此景,一语以蔽之曰:“最难禁。”人世间为别离的滋味最难消受,此时此际的痛楚,谁又能承受的了呢?这一切,都借溪湾芦花的口吻出之,更觉委婉曲折,耐人寻味。旁观的芦花尚且如此,当事的离人又情何以堪呢?
“天生一种凄凉性,惯烟迷似病,雨浥成瘢。”过片三句是说,芦花生于凄凉的寒秋,天然具有一种凄凉的禀性,它习惯了烟雾迷蒙,苦雨暴淋,缕缕芦花似有病态,凝缩成斑斑点点。
过片三句,展示芦花的天性和疾病。这是环境使然,也是生性使然,道出了芦花“凄凉性”亦即其悲剧命运的根源。
“纵使成林,依然丰骨清寒。”这二句是说,纵然待得成林,依然风骨清寒。
这两句宕开一笔,揭示芦花的精神品格。“纵使成林”,意谓尚未成林,透出芦丛的稀疏。“丰骨”,犹风骨,喻芦花的品性和气格。“清寒”,赞其意态清朗,耐得寒苦,高标凛然傲立于清秋的风骨。
“水云路远家何在?黯销魂、柳外枫边。”这二句是说,水云弥漫,家在什么地方?黯然销魂,柳树的外面,枫树的边上。
这两句以芦花的凄然一问,点醒离愁。“水云”水和云的交接处,指水云弥漫,风景清幽之地。“水云路远家何在”之问,表明思念家乡的情愫终难郁积在心,忍不住喷然而出。这时芦花的呼喊,更是词人的心声。柳外枫边,历来是惹人离思的伤心地。芦花长年赖以枫、柳为伴,自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伴黄昏,渔火汀州,宿鹭沙圆。”结拍三句是说,此时陪伴芦花的,只有夜色黄昏,渔火闪烁,归宿的鹭鸟团聚在沙滩上。
以宿鹭沙圆的景象衬托芦花的孤独凄清。词人写芦花的凄寂,正为了抒发自己的愁绪。鹭宿人未宿,鹭鸟的恬然入睡,更衬出人在羁旅的孤独无眠。

附录:高阳台·芦花用吴梦窗韵
王策
寻去飞花,看来若梦,秋光散落溪湾。萧瑟离披,一天愁思回环。西风荡破潇湘色,淡濛濛、冷雁前山。最难禁,船在霜中,月在江干。
天生一种凄凉性,惯烟迷似病,雨浥成瘢。纵使成林,依然丰骨清寒。水云路远家何在?黯销魂、柳外枫边。伴黄昏,渔火汀州,宿鹭沙圆。
作者简介
王策,江苏太仓人,字汉舒。诸生。以词名,尤侗曾邀主其家。有《香雪词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