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雄县泛舟》赏析
(2023-12-18 13:14:18)
标签:
清词龚翔麟摸鱼子雄县泛舟 |
摸鱼子·雄县泛舟
龚翔麟
厌征尘、马蹄得得,轻舟且漾前浦。无人来往湖天阔,转入芦花深处。风色暮,看蟹簖鱼标,不碍飞鸥鹭。绿杨倦舞。但密扫浮萍,低侵乱草,难挽夕阳驻。
秋容好,想到江南归路。冷波一片烟雨。锁澜桥畔堪乘兴,况有采菱船女。须记取,削白竹为扉,尽可移家住。相邀伴侣。载小榼香醪,花开陌上,缓缓唱歌去。
雄县,在河北省,清水河穿境而过,又近白洋淀。龚翔麟曾在京畿、河南等地做官,可能出差时路过雄县,遂泛舟游览。
“厌征尘、马蹄得得,轻舟且漾前浦。”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厌烦那马蹄得得的征尘岁月,登上轻舟,荡漾在湖中。
词一开头就出现了“厌征尘”三个字,可见词人对官府行役十分厌倦,他的青春和自然本性都已蒙上了厚厚的征尘,并在得得的马蹄声中消磨殆尽。当他来到雄县这个河湖交织,风光绮丽的地方,登舟荡漾湖中,一下子走入了一个新世界。
“无人来往湖天阔,转入芦花深处。”接着二句是说,无人来往湖天辽阔,小舟转入了芦花深处。
“湖天阔”三字,不仅形容空间的广大,也见出词人初出尘嚣回归大自然后的特别开阔的心胸,于是他随着难以遏制的兴致摇桨前进,“转入芦花深处”,以自己的行动表明对大自然的热爱。
“风色暮,看蟹簖鱼标,不碍飞鸥鹭。”这三句是说,晚风吹来,天色已暮,看那蟹簖和鱼标,这些湖上湖边的突起之物并不妨碍鸥鹭的自由飞翔。
词人沉浸在脱离征程的欢愉中,而不觉已到日暮,由于日暮是一个无限美好的时刻,词人自然要细心品味,并刻意描写一番。“看”字写出了词人的闲情逸致,“蟹簖”,插在水中拦捕螃蟹的竹柵;“鱼标”,卖鱼时设立的标牌。词人对自然界的生物的自由与欢乐非常欣赏,因而水鸟在他笔下是那么野趣盎然,充满生机。
“绿杨倦舞。但密扫浮萍,低侵乱草,难挽夕阳驻。”上片歇拍四句是说,绿杨的枝条懒于起舞,只在浮萍上扫来拂去,或者低低下垂侵入乱草中,但是仍难挽留住夕阳。
在词人的生动描绘下,杨柳宛如一位活生生的情绪不佳的美人,他为什么这样惆怅呢?实际上杨柳的情绪正是词人依恋大自然的感情,可以说杨柳就是词人的化身。
词的下片所抒发的就是净化后的心灵所产生的天真情趣。
“秋容好,想到江南归路。冷波一片烟雨。”换头三句是说,秋景美好,使我想到自己的家乡,西湖波冷一片烟雨。
雄县的美好秋景,使他想到自己家乡浙江杭州也有同样的佳丽风光。词人首先用一句“冷波一片烟雨”写出了西湖之水的朦胧美。接着词人便沉醉在美景的回忆中。
“锁澜桥畔堪乘兴,况有采菱船女。”这二句是说,锁澜桥畔可以乘兴而游,还有可爱的采菱船女。
在西湖六桥之一的锁澜桥畔,风景如画,还有“采菱船女”,组成及其清怡温馨的境界,这正是词人一贯追寻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乐趣。西湖烟雨,采菱歌声,早已镌入词人的心灵,而今雄县的畅游,唤起了她美好的记忆。
“须记取,削白竹为扉,尽可移家住。”这三句是说,他决定要砍削白竹为门,尽可能回到家乡居住。
“须记取”一句,标明他的心灵复归,他由回忆、想象,进入具体的设想,作品转入了未来生活情景的虚拟描写。
“相邀伴侣,载小榼香醪,花开陌上,缓缓唱歌去。”煞拍四句是说,结伴相邀,载着盛酒的器皿和芳香的美酒,在开满鲜花的道路上,缓缓地唱歌行走。
这一节白描式的抒怀,自然而颇有情趣的笔调,很像陶渊明诗的风格。词人在思想感情上可能已进入了田园生活的恬静的境界,于是在写作方法上有意无意地模仿陶诗,也是容易理解的事。这篇作品是记游之作。对自然风光之美体察细微,描绘生动,如一幅精美的图画。但词人不止于摹写自然,尤善于融情入景,透过自然景物的意象,写出自己回归自然的心灵历程,而使词境更蕴藉深沉。
附录:摸鱼子·雄县泛舟
龚翔麟
厌征尘、马蹄得得,轻舟且漾前浦。无人来往湖天阔,转入芦花深处。风色暮,看蟹簖鱼标,不碍飞鸥鹭。绿杨倦舞。但密扫浮萍,低侵乱草,难挽夕阳驻。
秋容好,想到江南归路。冷波一片烟雨。锁澜桥畔堪乘兴,况有采菱船女。须记取,削白竹为扉,尽可移家住。相邀伴侣。载小榼香醪,花开陌上,缓缓唱歌去。
前一篇:《好事近·沂水道中》赏析
后一篇:《浣溪沙·曲曲蚕池数里香》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