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赏析

(2023-12-10 13:01:21)
蝶恋花
纳兰性德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这是一首思念亡妻之作。词人原配妻子卢氏,乃两广总督、兵部尚书卢兴祖之女。婚后两人感情甚笃,十分恩爱。可惜时间不长,卢氏于康熙十六年(1677)春天,词人年近二十三岁时病故。这一感情上的巨大缺憾,给多情的词人留下了深深的内心伤痕,虽然续娶官氏,二人也甚相爱,但纳兰对前妻的思念可以说是终生的、刻骨的。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岁月无情,秋风萧瑟,我渐渐老去了。为了不让人家说我多情自恋,我不再写凄切苦楚的句子来感叹人生。
词一开始,词人即以北周诗人庾信(字兰成)自喻,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句意,感慨光阴易逝,人生易老。“看老去”即眼看着即将老去,行将老去的意思。词人一生极为短暂,刚过而立之年就溘然逝去,并没有老之一说。这里言老,主要是就爱妻亡故以后,其心境的萧瑟,独处的凄凉而言。昔时两情依依,今日茕茕独立,往事不堪回首,生怕拨动悲伤心弦的词人,只能借忘情自欺,不作怜花之词,免得触到那深处的创痛。但是,怕多情,实际上正是多情的表现;不作怜花之句,并不表示无怜花之心。一个“怕”字,包含无限意思,亡妻在词人心中留下的伤痛之深、之重,全由那个“怕”字传达出来,而词人的敏感、多情、执着,也尽在其中。
“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四五句是说,含着眼泪倚着花儿,满怀的愁绪不知该向谁诉说,只有任其随着阵阵的暗香幽幽然飘去,该往何处停呢?
“阁泪”即搁泪,指强忍泪水,不让落下。但是,越是想把这份感情包裹起来,越是想压抑,它就越是强烈,越是深沉,词人的痛苦当然也就更大更深。在一串抑情的举动中,着一“愁”字,透露出个中消息。“暗香”一句,因“倚花”而来。卢氏于春天逝去,暮春悼亡的词人,很自然地于花香缥缈之中,寓红袖凋零之意。“知何处”的疑思,正是词人那无尽的相思与深深的怀念。
过片处于空际转身,将笔触伸向过去,现昔日两情缠绵的生活。
“重到旧时明月。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
下片前三句是说,又来到旧时的小路,明月泻下一地的清辉,袖口的残香已经散去,回首往事,此时的心比秋天的莲子还要苦百倍。
“重到”与“旧时”并用,强调时序的更替,存今昔之感。“袖口”两句,迅速收回,见今日独处悲怀,将上片所言之“愁”引申到“苦”的深度。秋莲取喻,既写其内心痛苦,又见萧瑟老境,以时序转换,寓今昔情怀悲喜之别。
“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末二句是说,别再说什么生生死死住在花里面,要知道,爱惜花的人走了,花就再也无人照管。
结两句,将所有“怕”的内涵,全部绾合到“花”这一特定意象之中,以伤春之意寓悼亡之情。“生生”即终生,一生的意思。由于卢氏死于春天,所以春花最令词人伤心。春花飘零的意象,马上使词人产生了斯人逝去的伤情。这里,词人再次运用象征手法,由花及人,悲叹惜花人的殒逝不归。词人无尽的哀思,也随着无主之花的四散飘飞的意象而弥漫、而萦绕。

附录:蝶恋花
纳兰性德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风栖梧”等,其名取自南北朝简文帝萧纲“翻阶蛱蝶恋花情”的诗句。《蝶恋花》属中调,共六十字,分上下两阕,每阕四句,各押四仄韵。

萧瑟(sè):寂寞凄凉。

兰成:北周庾信之小字。北周庾信《哀江南赋》:“王子滨洛之岁,兰成射策之年。”,唐陆龟蒙《小名录》:“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有天竺僧呼信为兰成,因以为小字。”,此处词人借指自己。

看:料想。

阁(gé)泪:含着眼泪。

秋莲:荷花,因于秋季结莲,故称。

生生:世世,一代又一代。

无主:无人照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