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赏析

(2023-12-09 13:13:57)
标签:

清词

蝶恋花

纳兰性德

伤别

蝶恋花
纳兰性德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这是一首伤别词。作为满清贵族,纳兰性德深得皇帝的宠信,多次随其出巡,先后到过京畿、塞外、关东、山西、江南等地,青春年少的他,多才兼有多情,与妻子感情甚笃,因此,每次因公外出,都给这对情深伉俪增添许多离愁别绪。
词的上片抒写闺中人对行人的留恋之情。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眼前的美好风光是留不住的,在一片温暖和芳香里,他又上马去远行。
此次离别的节序,词中并未明白的交待,但从“和暖和香”、“烟丝”、“垂杨”、“东风”等意象来看,显然是春意正浓之时。于春光大好之际分别,对情深意浓的年轻夫妇而言,其内心的悲苦可想而知。其中“眼底”句、“和暖和香”,分别化用宋辛弃疾《蝶恋花》“有底风光留不住,烟波万顷春江橹”,以及明王彦泓《骊歌二叠送韬仲春望秣陵》“怜君辜负宵衾寒,和暖和香上马鞍”句意,但能做到恰如其分,不着痕迹,宛如己出。“又”字表达别离非止一次,抒情既婉且深,使离别愁绪加倍浓厚。
“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接着二句是说,想要请柳丝拂动起来遮挡他前进的路,但杨柳树不是相思树,怎会懂得我的伤心。
“烟丝遮别路”,痴语传情,见留别深意。但是,折垂杨以赠,正是临歧分手的一幕,那依依垂杨,注定了行人的必往,并不似相思树那般能承得起浓情,托得起蜜意。那是(哪是)的叹息,是一腔热望化作泡影后的失望和无奈,与前一举中得“欲倩”相呼应,一擒一纵,成顿挫之势,有一唱三叹之妙。
下片转换角度,抒写行人的怨别之意以及闺中人的思念之情。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下片前三句是说,为我们的天涯相隔而倍感痛苦惆怅,这东风为什么留不住这繁华旧梦。
含情有意,共伤别离,闺中人舍不得行人,行人更存怜香惜玉之心。对于离家远行,不能与爱妻朝夕相处,玉颜为关山阻隔,行人是满怀惆怅。词人离别亲人,并非出于情愿,只是皇命难违罢了,因而心生怨情。出语怨春,实乃怨别。“东风不作繁华主”,正是他身不由己的感慨。
“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末二句是说,身边还留有当年他所写的信,但他已经走远,不知道现在身在何处。
结尾两句,从闺中人与行人两方面措辞,谓闺中人剪断的罗带上仍保留着送别时乞夫君题写的词句,墨迹如新,但行人则已在关山迢递的远方,也不知道他的坐骑竟系在何处?写别后的情景,“依然”留句的念念不忘与“一系”无寻的幽幽叹息,缠绵悱恻,言外那无穷无尽的空虚、寂寞、惆怅、无奈,萦心绕怀,令读者为之低回不已。

附录:蝶恋花
纳兰性德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和暖和香:伴着温暖,带着芳香。

雕鞍:马鞍的美称。

倩:请。

烟丝:烟雾笼罩的杨柳。

相思树:出自典故,后人用于男女相爱,生死不渝之情。

玉颜:指亡妻美丽的容貌。

间阻,阻隔,此处引申为将来无法相见。

断带,断掉的衣带。乞句:请求(对方)写的诗句。

斑骓:身上长着花斑纹的马。

一系:将马拴在树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