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赏析

(2023-12-08 13:04:18)
标签:

清词

纳兰性德

菩萨蛮

倩魂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毫无疑问,本词的主人公是一位兵士的妻子。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凛冽的北风,将三更天还在飘落的大雪吹得四散飞扬。在梦中,相思之人还在迷恋开满桃花的明月之夜。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三四句是说,梦是那么美好,不要催醒她,让她在美好的梦境中多转一转吧。
我们知道,古代军士的妻子是禁止随军的,其缘故便正如杜甫《新婚别》所言:“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出于同样的忌讳,思妇也不允许前往兵营探亲。似乎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梦好莫催醒”的地点发生在军营之外。其实从词中表明主角女性身份的两处用词中,也可以支持这一结论。一处是“倩魂”,它与“闺魂”、“芳魂”等同义,词人弃而取用“倩”字,多少有引导读者联想“倩女离魂”典故的意味。唐人陈玄祐《离魂记》述女子张倩娘思念未婚夫婿,精魂离体,偕之远行。“倩魂”既带上离魂的解释,主体便自然留在原所。
词中的“桃花月”是一种象征,同“朔风雪”的对比尤其耐人寻味。清徐兰《出关》诗中,有“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的名句,脍炙人口,两人时代相若,当是机杼巧合。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这首词下片是说,没有任何征兆,梦中忽然听见画角声,醒来时,泪水已经在枕边结成了薄薄的一层红冰。耳中听到的是塞马嘶鸣,眼中看到的是斜挂着残星的军中大旗。
另一处标明女主角身份的是“红冰”,即“血泪”之意,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典:“杨贵妃初承恩召,与父母相别,涕泣登车。时天寒,泪结为红冰。”后多指女子因别情而流下的泪水。从这个意义上说,“枕畔红冰薄”意味着女子与夫君仍处在暌离的境地。
按上述结论来看待这首小令,全词就读出了新解。不妨说,“朔风”、“画角”、“塞马”、“残星”云云,都是女子丈夫塞外军营的实景,同时也是女子梦里梦外的揣想。由于时时刻刻的思念,这种揣想成为逼真的幻觉,以致直接影响了梦寐的进程。于是全词就犹如运用了电影蒙太奇一般的手法,实现了塞外与闺房两者的空间切换,兼虚兼实,若梦若真。这种表现手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是很罕见的。

附录: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释
1、朔风:边塞外凛冽的北风。

2、倩魂:少女的梦魂,典出唐人小说《离魂记》。此处指作者自己的梦魂。

3、桃花月:即桃月,农历二月桃花盛开,故称。此处代指美好的时光。

4、由他:任他,听凭他。

5、好处:指美梦中的景象。

6、无端:平白无故。

7、画角:古代乐器,外加彩绘,故称画角,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

8、红冰:泪水结成的冰,形容感怀之深。《开元天宝遗事》:“贵妃初承恩召,泣涕登车,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9、塞马:边塞的战马。

10、大旗:军中的旗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