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咏史》赏析
(2023-12-04 13:19:42)
标签:
清词纳兰性德江城子咏史 |
江城子·咏史
纳兰性德
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不以特定的历史人物立论,也不以具体的历史事件阐述,只是凭借着对神话的演绎,从心灵的体验发抒对历史的独特感悟,却是别出心裁、别具一格、别有韵味。
“湿云全压数峰低。”首句是说,湿重的云雾,布满广袤的苍穹,严严匝砸地笼盖着数重山峰,仿佛将高耸的峰峦都压低了。
“湿”、“压”、“低”连下三字,渲染出一种阴沉、凝重、压抑的氛围。
“影凄迷,望中疑。”接着二句是说,眼前风物,只呈现出一片影影绰绰的轮廓,凄清、迷离,如梦如幻,凝望中不禁疑惑起自己此时所见的真实性。这两句一“望”一“疑”,表露自己由望而疑的心里波动。
“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四、五句是说,这不是普通的烟雾,而是神女将来巫山时缭绕在群峰之间的奇云幻雾。
四、五两句引入奇谲神秘的巫山云雨的神话。可见这“非雾非烟”地“湿云”,指的是巫山朝云。那么,神女欲来时,其状何如呢?不妨读一读《高唐赋》中的描述:“其始出也,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晢兮若姣姬。扬袂障日,而望所思。”不必说,神女的形象确实倩丽迷人。她的服饰光灿夺目,她的身姿婀娜窈窕,她的神情美妙动人。难怪巫山神女所倾倒的,不仅仅是楚襄王一人,宋玉之后,封建时代的文人雅士几乎都为她的绝世风神折腰!可是,谁又曾一睹过她的芳容呢?即便是宋玉,写过著名的《神女赋》,也不过在梦中与她相遇,遑论他人!
“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末三句是说,原本是梦中生涯,又何必问呢?况且梦幻中发生的情事,他人又怎么得而知之呢?
“若问生涯原是梦”,语出唐李商隐《无题二首》:“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词人将原诗中的“神女”换成“若问”,语气从陈述改为假设,情致更为委婉;叙述的对象从神女扩展为包括词人在内的众多人,内涵更为深广。那么,这“生涯”,自然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生活经历,而是一个提升到哲学和历史层面上的宽泛概念,富有广义的人生意味,涵盖面更广,概括力更强。人生如梦的古老命题,在词人的演绎下,俨然成了他对纷纭变幻的历史现象的一种虚无缥缈的诠释。
附录:江城子·咏史
纳兰性德
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前一篇:《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赏析
后一篇:《长相思·山一程》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