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江干观射》赏析
(2023-11-28 17:49:55)
标签:
清词洪昇声声慢江干观射 |
声声慢·江干观射
洪昇
沙长草浅,日淡云低,天际惊堕双雕。百队红旗乱吼,白马嘶骄。却想当年霸业,笑钱镠、终是儿曹。秋江迥,只闲抽铁弩,慢射银涛。
似尔少年雄发,正风惊玉勒,雪冷金刀。夜半读残黄石,虎哭猿号。怕杀秋霜入鬓,枉临风、赋尽牢骚。回头望,暮云平、且醉浊醪。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八月,洪昇因在孝懿皇后丧服期间上演《长生殿》遭弹劾革职,三十年返回故乡杭州。此词作于晚年归居杭州后。小题为“江干观射”,是词人在钱塘江边观赏射箭时的所见所感。
“沙长草浅,日淡云低,天际惊堕双雕。”开头三句是说,日暗淡,云低沉,长长的沙滩,浅浅的衰草,广袤的天际,一双劲雕坠落。
一起三句,展现射箭英雄的非凡身手。不言射雕手是何许人也,也不言其如何搭箭,如何张弩,如何瞄准,如何发射,只言射箭的结果——“堕双雕”,而射雕手鹦鹉神勇的形象已自突现。他箭技超妙,膂力强劲。词人着一“惊”字,直现射雕手奔雷闪电之势,也状出观射者的惊奇、惊叹之态。一笔两到,词笔亦可谓一箭双雕。
“百队红旗乱吼,白马嘶骄。”接着二句是说,百队红旗狂欢乱吼,射雕者座下的白马嘶鸣逞骄。
接着两句,承上“惊”字,更写观猎场景,侧面烘托涉猎场面的壮观。“百队”言随猎者之众。“红旗”不言其乱舞,而言“乱吼”,不仅是风展红旗,猎猎作响,更有随猎者的狂欢乱吼。“白马”为射雕手所骑,不写“百队红旗”簇拥下的射雕者,只写其座下的白马,其不同凡响的风神意态自不难想见。“红旗”、“白马”,色彩鲜艳;“乱吼”、“嘶骄”,声响震天。声色相映,场面浩大、壮阔,写尽出猎声势。
“却想当年霸业,笑钱镠、终是儿曹。”这三句是说,当年钱镠的霸业,终究难与射雕壮举媲美。
这三句以五代吴越王钱镠射潮的往事相映衬,极言射猎气势的宏大。钱镠,五代吴越人,唐昭宗时拜为镇海海东军节度使,赐铁券,用兵两浙,统十二州。旋封越王,又封吴王。唐亡,受后梁太祖之封,称吴越国王,为十国之一。“霸业”,谓钱镠称吴越王事。相传钱镠有射潮筑塘的事。《宋史·河渠志》载:“淛(浙)江通大海,日受两潮。梁开平中,钱武肃王始筑捍海塘,在候潮门外。潮水昼夜冲激,版筑不就,因命强弩数百以射潮头,又致祷胥山词。既而潮避钱塘,东击西陵,遂造竹器,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儿曹”,儿辈,此处含藐视义。夸饰其词,旨在赞美射雕英雄的卓尔不群。
“秋江迥,只闲抽铁弩,慢射银涛。”上片歇拍是说,秋深江远,只见那人悠悠地抽出铁制的弓弩,缓缓地瞄向银白色的的波涛,轻轻地把利箭射出。
这三句承“儿曹”之诮,转写射手效仿古人射涛的意气、神态。冷静的描摹中,渗透词人热烈的赞誉之情。
“似而少年雄发,正风惊玉勒,雪冷金刀。”换头三句是说,当年,我也曾雄姿英发,骑马奔驰,如惊风掠过旷野;抽剑挥舞,如白雪冷光四射。
过片由人及己,回想自己的英年风采。“玉勒”,代指马。“金刀”,指刀剑。读之,一股“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其五)的英迈之气,拂拂而生。
“夜半读残黄石,虎哭猿号。”这二句是说,在凄凉悲戚的环境下,夜半还在苦读兵书。
这两句展现词人早年的雄心。“黄石”,指秦隐士黄石公授予张良的兵书《黄石公三略》,读此书“可为王者师”。张良展读其书,遂辅助汉高祖刘邦以定天下。“夜半读残”,刻苦攻读的情状跃然纸上。
“怕杀秋霜入鬓,枉临风、赋尽牢骚。”这二句是说,一怕两鬓染霜,渐入老境;二怕心中抑郁,无以排遣。
这两句由忆昔转而抚今,喟叹衰年无成。
“回头望,暮云平、且醉浊醪。”结拍是说,回头眺望暮云已平,以浊酒自醉。
结拍为自我写照。
附录:声声慢·江干观射
洪昇
沙长草浅,日淡云低,天际惊堕双雕,百队红旗乱吼,白马嘶骄。却想当年霸业,笑钱镠、终是儿曹。秋江迥,只闲抽铁弩,慢射银涛。
似而少年雄发,正风惊玉勒,雪冷金刀。夜半读残黄石,虎哭猿号。怕杀秋霜入鬓,枉临风、赋尽牢骚。回头望,暮云平、且醉浊醪。
注释
钱镠:五代时吴越国王,据传他见潮水冲击,命令弓弩手张弓射潮,潮水因此后退,从此大治。
玉勒:指马。
浊醪:米酒,多在穷困潦倒时饮用。
作者简介:
洪昇(1645-1704),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诸生。年二十四入国子监学,自伤不遇,归里。所作《长生殿》为中国古典戏曲杰作,与孔尚任之《桃花扇》齐名,时有“南洪北孔”之誉。
前一篇:《解连环·秋夜感旧》赏析
后一篇:《瑞鹤仙·慈仁寺松》赏析

加载中…